《北方一片苍茫》海报
2017年,《北方一片苍茫》(参展名:《小寡妇成仙记》)在FIRST青年影展获得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两项大奖。今年,在第47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北方》又斩获金虎奖。7月20日,这部电影即将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
40天编剧,9天拍摄,导演蔡成杰通过极简的构图,黑白的画面和荒诞的故事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苍茫的魔幻现实主义世界。
电影讲述了农村寡妇王二好因“克夫”被村民疏远。一次阴差阳错,众人以为她可以看病驱邪。诚心相助的她,治得了病,却治不了贪婪和冷漠的人心。村民奉二好为神,这件事看似荒唐,但事实上,就像导演说的,“最普通的人性其实更趋近于神性”。二好的善良促使她一步步趋近神性。
电影以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大雪覆盖下的北方村落里发生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观察着那些为了生存而奋力挣扎的浮世众生相。性侵、拐卖儿童等社会问题在电影中予以展现,导演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消解了沉重,却给一片苍茫的北方大地留下了更大的思考。
通过和导演蔡成杰的交谈,听他分享电影创作和拍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我们发现导演非常注重自我对生活的感受,他想通过这电影表达的东西,远不止一个荒诞故事那么简单。
蔡成杰 导演/编剧
导演作品《北方一片苍茫》
编剧作品《贩夫走狗》
Q 拍电影网:这部电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的,能简单谈一下它的创作吗?从剧本到后期的制作?
蔡成杰:大概在2016年10月份的时候,开始真正进入筹备状态。我和制片人焦峰,之前一起在山东拍过一个犯罪题材电影,我帮他做编剧,他是导演。拍完之后焦峰说“该你拍电影了”。当时我们没什么条件,焦峰就卖了他的一辆宝马作为启动资金,我把一点积蓄和借来的钱全用上了,在燕郊租了个日租房,闭关写剧本大概用了40多天写完。这些人物和故事我早就知道,脑子里也有这个规划。写剧本过程中,大部分是在剧作结构上下功夫。女主角二好这条线,曾经只是其中一条故事线,但是我觉得她更适合作为一个视角,作为主要人物来表达,她能把其他的部分串联起来,所以前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做剧作结构上的变更。
2016年11月份左右,摄影师和美术开始自己的工作。摄影师给我一些视觉语言上的方案,像这种黑白画面、4:3画幅都是其中一种。怎么符合这个故事的基调,用什么样的视听语言,大家带着这些疑问,回到老家去勘景。勘景过程中也带了很多个镜头,看着拍摄出来的照片,我们在电脑里参考,是适合用2.35:1,还是16:9,还是4:3。最终觉得还是4:3合适,符合这个故事的基调,然后就这样采用了。我愿意听取各个部门的意见,大家都是在创作,我很希望各个部门能够给一些专业的艺术见解。
大概筹备了一个多月就春节了,春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初八左右开机,正月十七就杀青了,就开始做后期。First电影节开始征片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剪辑完毕,就投了。大概是这样的创作路径。
Q 拍电影网:一般来说处女作都很艰难,在创作这部电影过程中,特别难的地方是?
蔡成杰:钱,资金。实话讲,第一部电影,导演没有任何知名度,任何甲方或者任何资方,他们很谨慎。因为有一定是风险,而且他们不知道你是谁。这部电影拍完之后,他们会问你怎么回收资金,我说不太知道,那你走电影节得奖,你能保证得奖吗?我说不敢保证。这都是很正常的,然后基本上就石沉大海。最终为了拍这部电影,还是得依靠一些真正信任我们的朋友。他们说无所谓,只要这样能帮到我。大家这么想拍一部电影,就算是赔了,大家一起还债。
但我一直觉得,更多的困难来自于自己。
Q 拍电影网:您剪辑过程中,跟当初确定的剧本区别大吗?有没有调整剧本的方向?
蔡成杰:整个剪辑结构没有太大变化,剧本和最后拍摄的素材肯定是有差异的。总的来说,没有太大的更改,来回调整一两场戏很正常。剧本里该拍的都拍到了,其实是拍到了更多,但把它剪掉了,这样结构上更紧凑。
Q 拍电影网:上映的版本比您原先参加西宁First电影节的版本少了30分钟。您能大概谈谈都剪掉哪些片段吗?
蔡成杰:为了统一视角,加快节奏。主要剪掉了一些不同视角的片段。我按照剧本也拍出了素材,是一对村民夫妻评论二好的视角:二好当时不在场,这男的在街边谈论说,她没有成仙,你们就是作贼心虚;正好他的老婆就过来了,说你干吗去了,我去二好那儿给你看看,你最近不顺,二好说你最近有血光之灾,所以我请了张平安符给你消灾;老公就很没面子,说你居然背着我去看王二好,两人就吵起来,老婆一急就捡了个酒瓶子砸在他的头上,果然有血光之灾了;然后老公也说天哪,算的好准,说我有血光之灾,就真的有。类似于这样的旁观视角,我都把它剪了,因为觉得还是以第一视角为主。另外还有些掐头去尾的工作,为了让电影节奏更快。
Q 拍电影网:像影片最后的场景,有绿色出现,有小孩,有猫,有生命。
蔡成杰:开头一场戏和结尾一场戏都是彩色,我觉得是用来区别现实和非现实的部分,结尾我觉得是跳开整个故事的,相当于二好命运的延续。
影像风格是反复试验出来的
Q 拍电影网:焦峰老师是您的摄影师兼合伙人,您在片场和他之间是如何合作的?
蔡成杰:因为之前合作过很多次,他给我做摄影师。剧本阶段他就已经进入工作了。现场创作的部分也是商量觉得没问题就过。他很尊重我的意见,我也很尊重他的想法,他在摄影这块很专业。这是一个没有捷径的过程,他提供一些方案,我们到现场试验,如果我有什么新的想法,就再继续沟通。
Q 拍电影网:在这样恶劣的环境,温度特别低的情况,怎么克服一些技术性的问题,用了哪些器材和灯?
蔡成杰:还是常规的灯。虽然条件恶劣,但是我们有发电车,灯光能够保证。因为是现实主义的片子,光源不用特别布置,以生活化为准。比如说房间里有一盏电灯,只要保证照明,没有死角,做自然光处理就可以。
Q 拍电影网:您在构思这部电影的时候,有很多视觉上的参考,我们看到有绘画的东西。
蔡成杰:是,我高中的时候学过绘画。拍摄地是辽河源森林公园,以前是原始森林,我们老师带着我们去那儿写生,自然风光特别好,我对那儿有很深的印象。那电影里面有绘画的感觉,也是跟个人的审美有一定的联系。
Q 拍电影网:这部片子的构图很特别,您喜欢简洁性的构图吗?《北方一片苍茫》的景色就很简洁,特别是外景。
蔡成杰:对,这是一个反复实验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到那里,看到雪原上面就突兀的一棵树,如果用2.35:1,树就会显得比较低矮,用16:9也差点意思,但是如果用4:3,周边的场景就可以避掉,只留一棵树作为构图的主体。
室内戏的房间都很狭窄,墙上贴满了年画,贴得很高。如果用2.35:1,三面墙都会看到,但很变形。如果我想在镜头里展现更多的信息量,肯定要纵向发展,将人物涌至下部,上面的年画是生活元素,我觉得观众这样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环境。所以这是个实践对比的过程,2.35:1不适合,16:9也不太适合,就用4:3吧,让它向着更高的绘画般的方向去发展。任何一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构图方案。
Q 拍电影网:这个片子给我感觉一种白茫茫,真干净的感觉。
蔡成杰:您也喜欢《红楼梦》是吧?
Q 拍电影网:对,就有一种这种感觉,我看您在其他采访中也有提到,您借鉴《红楼梦》是有什么考虑吗?
蔡成杰:因为个人特别喜欢传统文学吧,像《红楼梦》这样的,相信咱们中国的都挺喜欢这种东方式叙事,这是有别于好莱坞和欧洲的叙事方式,它会用章回体的形式,开篇就给你一个标题,相当于剧透了,把整个章节都剧透完了,但是也不影响阅读。读完这个章节之后,你还会回味一下章节的标题,挺有意思的。
像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其实也是剧透,它给薛宝钗或者林黛玉定义了一生的判词,以一首诗的感觉写出来,但是你觉得影响阅读吗?也没有,整个命运的走向,你还会回来再回味一下。也恰恰因为曹雪芹的这种方式,才能够让后四十回被别人补上,因为大家会不停的研读他的诗,来推断后面的结局,才会有后四十回。
Q 拍电影网:很多炕上的镜头都是仰拍的,也是基于把人物纳入框内的考虑吗?
蔡成杰:仰拍?
Q 拍电影网:你平常的镜头是平拍,但是人物在炕上的镜头,拍摄角度会低一些。
蔡成杰:不同的戏有不同的视角,比如说二好一开始醒来的时候,她是意识清醒,但身体还不能动的情况,其实是一个主观视角,那主观视角是要稍微仰一点,但是如果这场戏不是主观视角,更多的还是平视,带有距离感的观察。
Q 拍电影网:比如说二好封神的那场戏,镜头也有点仰视。
蔡成杰:有一点,当时写剧本的时候,想要把这个做的像《最后的晚餐》一样,她的神性和《最后的晚餐》挺像的,但是那个炕太狭小,没法坐下13个人。二好的坐姿和《最后的晚餐》也很像。
还有一场戏也有仰视和俯视,就是春节之后招娣家真的生了儿子,她去那儿写符,我们是仰着拍摄的,她坐在窗台上面,表现村民对她的尊敬,但是当二好发现他们把孩子卖掉的时候,我们把脚架升到最高拍摄,体现人性和神性的差别。另外二好追人贩子的时候,有群扭秧歌在桥下面,桥在中间,二好他们从上面跑过去,但到后来,二好坐在下面,人从桥上面走过去,也是体现人性和神性的分离吧,一种转变。
Q 拍电影网:电影中还出现了几个航拍镜头,为什么要开启这种上帝视角?
蔡成杰:就是想展现她在故乡流浪的整个过程,给观众展示丘陵地带的地貌,那种大雪封山,寒冷、开阔的环境。所以,我觉得可以用这种视角。
最普通的人性其实更趋近于神性
Q 拍电影网:为什么会安排这种回述式公路电影的感觉,二好慢慢地从一个普通的妇女,走向一个带有神性的人物,为什么要安排她寻找自己的过往?
蔡成杰:其实它不太像公路题材,但是她确实在自己的故乡流浪。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次寻找的过程,二好在寻找住的地方,但其实她寻找的是精神的寄居地,通过把这样的寻找展现给观众,展现她过往的辛酸以及温情,就是她一次次趋近于神性。在这种辛酸的环境下,作为一个普通的北方女人,她有最普通的情感,善良。比别人都过的更糟糕,但是她还愿意去帮助别人,你不觉得她是超越人性的吗?她其实是在向着神性发展。但是她不承认自己有神力,她这种最普通的人性其实更趋近于神性。
Q 拍电影网:其实是把人性最美好的一面放大到极致。
蔡成杰:对,就像我们随手给乞丐扔个硬币,这算什么善良,你要是不如乞丐的时候,你还愿意施舍给他,那才叫善良。你只剩一个汉堡的时候,你还愿意给他吗?我觉得这才是超越人性的。
Q 拍电影网:大家对寡妇会有一个既定的印象,但是二好,你给她的形象是耿直,热血,又很硬朗的高大的形象。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形象,而不是选择稍微有点弱小,娇小的女性形象?
蔡成杰:我觉得您的这个定义是特别自我的。
Q 拍电影网:特别自我?
蔡成杰:对,这只是她一部分,你看她最早的遭遇,老豆腐对她的性侵,所有的男人都想占她便宜。对于寡妇可能有个天然的误解,因为你是寡妇我就可以占你点便宜。但是,我觉得这个人物是复杂的,她有您说的倔强,但是她其实也带有女性的部分,也就是别人垂涎于她的部分,我觉得也有,只是你更关注的可能不是这部分。
非职业演员是让他有表演,消除对摄影机的恐惧
Q 拍电影网:您是怎么选到演员田天的?
蔡成杰:我们之前有合作,在央视拍栏目剧的时候,我们拍了十几集,大概是有四五百场戏,她的戏份特别少,只有二十场,但是她准备特别充分。我说你走走戏吧,她说不用,您放心吧。一开机,果然一条就过了,印象就比较深刻。后来做这个电影,一开始想启用非职业演员,但是感觉主角的内心戏很多,角色性格转变也很多,所以还是考虑用职业演员,于是就想到了她。大家档期也合适,就过来聊了聊,找了一些农村的衣服给她穿上,让她描摹这个角色,我觉得她还是能驾驭得住。事实也证明她十分努力,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角色。
Q 拍电影网:说到非职业演员,就是我们看到除了二好,其他都是非职业演员?您怎么指导非职业演员,消除他们的紧张感?
蔡成杰:与非职业演员的工作方法也是现场经验学习来的。我之前也有过和非职业演员合作的经历。职业演员你面临的问题是要让他有生活,而非职业演员是让他有表演,消除对摄影机的恐惧。我们围读剧本的时候,所有的演员都在,二好(田天)坐在中间,带领着大家通读,这个时候我就把摄影机全都架上,谁读台词了,镜头就给到谁,监视器放中间,演员能看到自己在镜头里,就这样让他们习惯摄影机。
摄影机给他,监视器也转过去给他,我不看监视器,二好就开始很带感地读剧本,其他演员就被带动,慢慢地开始带入情感。现场也有很多技巧,比如我们通常会给他们来上一锅饭,然后最好是铁锅炖菜,热热乎乎的先吃,我们不喊开机,摄影机都架上,他们先吃饭喝酒,再抽根烟,人在吃饭的时候特别放松,你悄悄地说,三二一走,他的表演就会很自然。
Q 拍电影网:演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机?
蔡成杰:我们喊开机,不像正常的大喊,三二一,开始!你一喊把他们吓一跳,我们就是尽量让摄影机消失。
Q 拍电影网:二好封神那段是一个长镜头,这对非职业演员要求非常高,台词也很多,也是像刚才的方式拍摄吗?
蔡成杰:春节前夕,既定任务就是每个人的台词必须背清楚,年后我过来验收。年后大家在酒店里就一场一场地提前过几遍。提前一天到了现场,执行导演负责带他们走戏。等到真正开机的时候,基本上三四条就能有个保准的。通常再保一条,没什么问题的话就过。
Q 拍电影网:就是说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您用了十天时间就拍完了?
蔡成杰:九天。我们这种小成本电影,前期不好好排练是不可能的。
观察者,一次“浮世绘”式的侧写
拍电影网:在电影中您讲到很多社会问题,像空巢老人、重男轻女、贩卖儿童等,为什么要把这么多的社会问题集中性的呈现?您想表达什么?
蔡成杰:我觉得是展现一个地区所有人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感情世界吧。像二好这样的角色,她带有半仙体质,每天面临的都是这些问题,每天去找她看相的人,肯定都是有所求,如果是一切顺利是不会去找她的,她几乎每天遇到的都是生老病死。所以,我不太想单指出其中某个事件然后展开,这样不太符合我想表达的故事。王二好就应该是这样介入的同时也跳脱出来,电影通过她的视角看整个地区的村民。
Q 拍电影网:相当于浮世绘的感觉?
蔡成杰:对,一次侧写,一个切面。
Q 拍电影网:她是一个观察者。
蔡成杰:对,我认为是这样的。你说她沉重,其实我们在试图努力地消解沉重,所以我们才用了荒诞的手法,用了魔幻的东西。如果想展现沉重,那性侵的过程,卖孩子的过程,我就应该把它拍出来,但是事实上这些东西全都是轻描淡写,讲的更多的是结果,或者人们怎么对待这件事情。
Q 拍电影网:最后为什么要安排她的小叔子死去呢?
蔡成杰:我觉得小石头整体的存在,是整个电影里面最温情的东西,是支撑二好继续走下去的情感动力。
Q 拍电影网:我觉得在结尾安排这样的结尾非常残酷。
蔡成杰:她帮助了其他人得到的结果,都让她觉得很落寞,那么她唯一的情感支撑点也坍塌,是导致她幻灭的重要原因,就像我说的,其实我挺喜欢悲剧的,我觉得悲剧更有力量,更有意思,更趋近于现实。
从电视编导到电影导演
Q 拍电影网:下面一个问题是关于您创作的,您从电视节目编导到电影导演,这个期间您心态上有什么变化?或者是创作有什么转变?
蔡成杰:其实进电视台也是为了拍电影,就是在无限趋近于拍电影,在寻找机会。没有拍电影的机会,做编导是最好的选择,起码能摸到机器,能剪片子,能理解影视语言的表达,还能把自己拍的片子用电视的方式播出来,这也是一种成就感。整个过程中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各方面的资源,你的朋友,你的团队,就是这样,没有捷径可走的。
Q 拍电影网:您以后的创作方向还是现实题材吗?
蔡成杰:更多的还是注重自我对生活的感受,通过电影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能会偏向于文艺片,是不是现实主义题材不好界定,说不定也会有别的想法。
Q 拍电影网:下一部电影现在已经开始筹备了?
蔡成杰:筹备半年了,但是还没有落实剧本。
Q 拍电影网:您现在再拍第二部电影的时候,资金上面会好点吧。
蔡成杰:肯定会好一些,因为现在得到认可,还有一些专业的资方,他们会通过作品了解我,还是能产生信任感的。我觉得肯定会好过第一部,我想先把剧本做好,然后再去找钱,一步一步来。
Q 拍电影网:有考虑过参加创投会吗?
蔡成杰:制片人会帮忙做这方面的,会比我们想的顺利一些。
Q 拍电影网:您能给年轻的创作者一些建议吗?
蔡成杰:说实话,没有。我说这个不是装腔作势,是有原因的。第一,每个年轻的创作者所具备的条件都不太一样,就像富二代和农民的孩子,所拥有的资源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创作者的创作路径和经验都不值得借鉴,你只能看清自己,和自己拥有的资源和条件。第二,这仅仅是我的第一个电影,我还有很多东西在学习,我没有一个方法论,没法告诉大家应该怎么拍。我觉得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不敢给别人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