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 中国,哈尔滨
1月15,索菲亚屋顶的教堂是白色的,因为下雪。
耳机里循环《五月之恋》的原声带,我一个人绕着教堂慢慢走,一圈一圈,又一圈。白鸽被大叔圈起来,游客只能在栅栏外喂食。一个手势,一个我不知道的指令,几十只便群起扬天,站在钟楼、洋葱顶、墙面,点缀着枣褐色的背景。
《五月之恋》是在喜欢五月天之前就看过的电影。哈尔滨女孩萱萱的爷爷解放前随部队到台湾,从此与家人分隔天涯。几十年后,萱萱随京剧团到台北演出,与网上认识的台湾少年阿磊相识相恋。阿磊带她见了她最爱的五月天,签售会的那天她跟其他迷妹一样开心,满脸笑颜;他带她去三义看油桐花落,五月飘雪像极了哈尔滨的雪景,那是爷爷思乡的寄托;他带她偷偷爬进已故的爷爷家,终于在照片里看见爷爷的脸。但这一次,距离并没有再让恋人相隔两地。阿磊拿着三义阿婆画的油桐花,飞到哈尔滨,飞到萱萱身边。
台湾与大陆,上学时讲了太多宏大冰冷的故事,上升到党到国家,到政治到历史到经济,那是洪流中的惊涛骇浪。可是,又可以浓缩在个体人生里,一点一点窥见:对于《暗恋桃花源》里的江滨柳,东北不是想回就能回得去的;对于《桃园眷村》里的村民,在台湾呆习惯了,也就不回去了。
这些故事有喜有悲,有圆满有遗憾。就像我在哈尔滨卡兹青年旅舍的留言板上看到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