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去打羽毛球,不意间与一个黄姓小伙伴搭伴打混双。
我一直觉得我打混双的水平还不算太差,一是因为我运动细胞还不少,另一个我还是请过羽毛球教练教过的嘛,所以应该是基本功还可以。
谁知,与黄同学搭伴打球,好像打得并不顺手,我觉得许多应该打好的球却回得很烂或根本接不到。
期间,当我又失误了一个球后,我转身问他刚才为什么我接不好球?他就很直率地说:你下蹲时蹲得太实,而且身体向后靠,要接远处的球时你无法启动移到位。接着,他又对我说,你发球时,整个身体都在动,而且动作太大。
然后,他就给我示范:蹲下时,脚后跟不要落地,脚尖落地,且脚尖基本平行。发球时,只需要小臂向前挥动,大拇指用力往外弹就好,用不着大臂小臂都大动。
他不仅要看住自己的后场和中场,还要帮我补前场,因为他打得非常好,所以最后我们也赢了。
下场后,球友们就聚过来,大家纷纷夸我们打得好,我就说我知道我打得不好,刚才黄同学还说我蹲得太实呢,冬冬同学马上说,是呀,我早就知道,就是不告诉你,怕你改正了打得太好,我听后直接打了他胳膊一下,骂道:你是个坏银!坏银!
黄同学看我是认真想打好球,就继续指出了我的几个问题:
1、打球时看不到球
2、拍子没有一直举着,来了球再举拍就来不及了。
3、网前球接得太晚,接球位置太低
我认真想了想他指出的我的问题,觉得正确的应球方法应该是
1、我方球打过去后,需立即判断对手会将球打向我方的何方位,并准备向对方回球的方位移动,以便及时回球。这是眼里能看到球。
2、既然是打混双,我的位置就在发球线前,所以,拍子要一直举过肩或头,封住网。这是网前人的职责。
3、网前球若高过网就应该扑球,而非被动地将球挑过去,若实在不好扑,回挑球时也应将球挑到对方发球线的底线附近。
后来,我又与王寅同学搭伴打混双,对方也是混双,可对方的女选手技术水平相当好。以前打混双时,她经常会在后场扣球,接球也很专业。我以前从来不敢与她交手。
这次打混双,我心中默记黄同学指出我的问题及应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努力实践。如拍子一直举过肩(头);双脚尖触地,脚后跟悬空;发球尽量只用小臂向前推弹;提前判断来球位置并准备;处理网前球尽量用上手。
可能因为我与王寅同学搭档过比较久,配合比较默契。我努力看好我的一亩三分地,他在中后场也可尽情发挥,我们打得还算顺利,因为高举拍子,有一次竟然因我的拍面平对着前方,对方扣过来的球直接打在拍面而急速地反弹回去,搞得大家都惊叹不已。第一局竟然赢了!
交换场地,对方从不太适应我们的打法,到慢慢适应,倒也胶着了很久,基本上差距就在1、2分之间,中间还有他们领先4分的时候,因为我觉得按实力,我们未必打得过他们,且已经赢了一局,所以比较放松,倒也不太慌,一分分追上去了,我自己因为努力想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不去管分数,仅是关注这一个球我是否有失误,那一个球我是否按应该的方法去打了,再加上王寅同学高超的球技,第二局,我们竟然也以22:20赢了。
旁边的小伙伴们都有些吃惊,纷纷称赞我们,而我则是打心眼里感激黄同学。
我知道,那些有意愿、有能力指出你缺点,并愿意给你提供帮助的人,都是真心希望你变好的!
所以,别人说一字之师,我则要感谢几场球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