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导演以自己父母的平常生活为拍摄内容的纪录片,记录这四年里的生活变化,总体上是宁静安逸的一些鸡毛蒜皮。

它妙在以小见大,让你不由得赞同,那个年代的父母确实都是这样过来的,可能会让你会感叹,其实我们一边在远离这样的生活,一边又在羡慕着这样的生活,也会让你体会到这份平淡的幸福,内心不再焦虑。
前两个春天里,他的父母会一起爬山,采蕨菜,在家熏腊肉,做家务,看电视,她踩缝纫机、他就在隔壁玩乐器,偶尔亲戚来串门唱个歌,喝个酒,日子是安安静静、平淡无奇的,燕子来家里做窝了也是值得开心的事。

第三个春天,大女儿得病住院,很快就去世了,父母对她的照顾,怜惜,包括情绪的隐忍,都很含蓄的在通过一些普通的镜头来表达,比如给女儿的坟周围挖土,装饰,种菜,翻看之前拍的女儿唱歌的视频……他们日常的歌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沉默。这个太贴合我们的现实环境了,祖辈、父母们在人前表达这种刻骨铭心的悲伤时,一般都是用沉默代替眼泪。

第四个春天又欢快起来了,父母的生活仍然在继续。父亲开始养蜜蜂,母亲能够在女儿的墓碑旁松完土后跟父亲说“走,改天我们跳舞去”,两个人吹蒲公英,给树浇水,让人很为他们开心,觉得他们终于能放下女儿的事了。
但是有一幕是这样的:一次吃午饭,母亲把一个碗放在饭桌上说:“伟啊,吃中饭咯,甜酒煮鸡蛋,糯汤圆”。然后端着碗走出去,跟父亲两个人在院子里无言地吃着同样的食物。你就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悲伤。但是这对父母把这种悲伤放在了深海底下,让它不会翻腾起来。这也是能让人引起共鸣的东西,就是以前大家就连情绪都是中规中矩的,再大的风雨、再深的苦痛,日子还是一样会过下去,让人特别有安全感。

有记者问导演陆庆屹,说你觉得父母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他说是温柔。我觉得还有对生活的热爱,温柔能带来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热爱能让人一直发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