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
定义:基于学生的准备状态、兴趣和学习需要,并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过程和目标的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它考虑了学生的能力、先前知识和面临的挑战,从而使得教学不仅与学科内容相匹配,而且还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形式的选择是多样性的。首先要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每个孩子的因为原有知识的局限,他们的认知水平是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内每个孩子的认知水平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在设置教学内容时,三个等级的内容都需要有所兼顾,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既有基础知识的覆盖又有课本内容的拓展和升华,使整个课文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孩子得以吸收和接受。
其次,就是课后作业的布置也需要差异化,就是所谓的“区别对待”。对于基础差的孩子,作业着重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温故知新;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稍微好一点儿的学生,作业在基础知识的侧重稍稍有所减轻,但不可以放任不管,则需要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检验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延伸和拓展;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非常牢固,作业的布置则有更高的要求,不但但是现有内容的完全掌握,更需要给他更高的拓展要求。这个目前还没有做到,班级内的所有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同样的作业内容,同样的作业要求,没有差异化,这仍是当前我们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