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电脑前十分钟,打开写作页面就是不知道要书写什么内容。娜塔莉说要不停地写,要堆肥。可能写着写着就知道自己内心想要抒发什么了。
我是一个话唠,上小学的时候虽然为了写作文而痛苦不堪,到了大学出现QQ空间的时候竟然常常会更新自己的日志。每一篇都非常非常长,长到现在我回头看都懒得看。那个时候是觉得自己很牛逼的。每一篇下面也有很多留言,看了留言那时候又觉得满面红光神采奕奕。但是现在估计也就是日常应付,谁会没事看那么长的文章啊。
之后出现了微信的前身叫做“饭否”,就是发表短篇的一句话小感慨什么的。玩了好一阵子。不知道什么原因饭否结束了自己的公司,微信时代来临。还有人人网。每一个我都在上面废话过很多文字。我自认为微信是很“沉默”的了,竟然也有一千多条。人人网上也是日志一篇接着一篇,说说什么的更是不计其数……
不经感叹:老子废话真TM多。
可能人总要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的阶段,小时候的我总是光明正大求关注,因为关注而沾沾自喜,想方设法博关注。之后做了一段老师,以一种工作形态被关注,说实在的感觉那时候是一种浮躁的被关注,自己也并没有很珍惜,也没有准备的很好。然后回到合肥进入职场,沉默是金是我的信条。就是默默做自己的事,我不想被领导太关注。他关注我也没有什么好事。好事都是他自己的轮不上咱。最后他跳槽走了,我辞职走了,我俩谁也没捞着好。可是没想到在供应商眼中还算好评。可见默默做事总是不错的。
日子过到31岁,我已经取消了微信所有好友,偶尔在朋友圈发发钧钧的照片,几百年不写日志。因为参加活动,开始在简书写一些感想。已经没有什么想要表达的。以前给供应商几百人培训就那么闭着眼睛来,现在却害怕表达。能不让我说话就尽量不说。每次跟大海君说话,说着说着他就看起球赛来,奶奶的。都是他的原因。我的目标是“好好说话”。
希望这只是一种卡顿状态,停下了歇一歇以挺好。大大说,接受当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