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过了两个多月,很多人已经立下了新年的flag。回忆一下去年flag上的豪言,要读100本书,都完成了吗?
那么2018年了,你是不是又豪言壮志地给自己立了很多flag,今年你又要读多少本书呢?
我们先看看马云爸爸的2018年的flag。
一位阿里员工在内网发帖念叨,马总很就没发帖十分想念,此帖一出,立马就热闹了,众同学纷纷表示有同感。而这时候马老师居然出现了,并表示在憋大招,看样子马老师也是学会了暗中观察。
第二天,马云爸爸就发帖立flag,表示2018年的主题是运动、艺术和读书,而且是读100本书!这个flag是不是很熟悉,或许今年的你也有立过这个flag。
那这里我们就要说说,一年读100本书,我们应该怎样来实现这个目标。
首先,我们来计算一下,一年100本书,约等于一周2本书。是不是觉得这个目标定的有点远大了,至少曾经的Book姐读一本书要花很久的时间,而且读过了也记不得书里的内容,有时候记住了也表达不出来书中讲了哪些内容,即使表达出来了也是逻辑混乱。而读书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它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你没有读书的习惯,就没办法超越时间和空间与一些牛人进行社交。
所以,快速阅读并且有效的输出,成了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里,非常重要的必备技能。
一、为什么我们要快读阅读?
快读阅读首先能帮我们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有很多人说,阅读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也许读小说,读散文,读一些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会有这样的感受,因为这些作品的特点都是没有什么目的性,就像看电影一样,遇到一个好片仔细品味当然是一种享受了。
但是,我们的阅读大部分是有目的性的,是为了学习一定的知识、理论或者经验。因此,阅读需要很强的主动性、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就像跑步一样,只要跑起来,就会消耗比平时更多的能量,所以,我们不应该把阅读的时间拖得过长。
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消费一本书的成本,不仅仅是买书花掉的几十块钱,这当中花掉的时间才是最昂贵的成本,所以,如果想要阅读一本书的收益最大化,就应该降低时间成本,快速找到一本书的最大价值点。
二、快读阅读应该摆正的三个心态
要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技巧只是一方面,心态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1、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
古语有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及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能够修身养性,这就很容易让我们对书本产生敬畏感。觉得凡是写进书里的内容都是有价值的。
真的是这样吗?不一定。
每一本书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作者既然置身于这个特定的社会大背景,就一定会受这个社会大背景的影响,知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市面上大量的书,其实没有他们包装出来的那么有价值。对于非虚构类的畅销书,可能80%的内容都是在堆积材料,20%的内容是作者的观点和思考,而真正对你有用的,可能只有1%。
所以面对单个一本书,应该用轻松的心态,像比你年长的老朋友聊天一样,化繁为简,听他说就好。
2、有的书只需要你速读
很多人都会抱怨自己读书慢,通常看上30页要一天的时间,其实我想说的是,慢不是问题,有的书你就是要慢,其中伴随着思考,伴随着顿悟,伴随着琢磨,伴随着联想,慢慢读没什么问题。
但是,有的书却要快快读完。比如包装的很好,却什么内容都没有的书,快速翻完就可以了;一些老的经典书,虽然名气大,但是作者讨论的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已经过时了,就可以快速绕过。
所以,对于一些名气大,但由于各种原因,营养有限或现实意义不大的书,你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以去看看它,但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
3、速读是精读前的一个环节
当你遇到一本好书,你决定要细细读了,但在这之前,你还是要先快速浏览一遍。
什么样的速度叫速读呢?
之前美国总统肯尼迪据说是个速读的高手,早上起来一杯咖啡的时间能够读完当天的报纸;还有一位速度高手安妮▪琼斯,连续6次获得“世界速读大赛的冠军”,她能在47分钟的时间里,读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这本书,而且读完后,能把故事的梗概都总结出来,这种水平相信大家都会羡慕,过目不忘;甚至是近期上映的电影《唐人街探案2》里的秦风,在监狱中和广场上把静态思考的方式动态地呈现出来,对看过的地图过目不忘,还能3D还原出来。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视野范围再宽,一眼扫过去能映入眼帘的东西也是有上限的,不可能一下就输入几千字。
那么,他们是怎么实现速读的呢?
速读,它的原理也不是说,单位时间内你能看多少字,而是单位时间内看的字更少,但是要抓住重点。
所以,一本书是可以像看电影一样快进看完的,就像以前你阅读是撒网捕鱼,你可能想的是怎么把网做得越来越大,怎么一网下去能捞到更多的鱼,现在你知道会速度的人都是用鱼枪,一次就瞄准一条,但是瞄得那条是最大的。
三、能输出才是有效阅读
在快读阅读找到书本的关键信息之后,我们要进入第三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这个时候你需要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本书有没有必要,或者说值不值得精读。
那什么是有效阅读呢?我认为有效阅读就是能记住、能输出,因为只有这样,你读过的东西才真正变成你的东西。
而所谓的精读,也是带着输出的想法进行的。
1、建立目标感
既然是以输出为目的的阅读,就不能像看小说一样,由作者构建的故事情节带着你走。你首先要考虑清楚,假设你待会儿要给别人讲这本书写了设呢么,哪些东西对你是有帮助的,哪些东西对你是有启发的,哪些东西特别有意思,带着这样的目的去阅读才能有效阅读。
2、有效阅读的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理解和互动。
理解和互动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完你认为好的部分之后,做笔记,写读书感想。
很多人都说,读完了没有感想,其实不会,读完一段文字,至少你能感受到好或者不好,而这个好或不好就是感想,此时,你就与信息进行了轻微的互动。
那么,怎么才能够进行深入的互动呢?
你可以停下来想想,这段文字哪里好,是信息新鲜,还是把你平时模糊的概念定义清楚了,或者给了你一个实用的方法或工具,以及这段话的结论是什么,给你过往的理解有什么冲突或者相似之处。
用这个方法积累下去,它就慢慢变成一种习惯,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连接起来,长期下去,新知和旧知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紧密,调动起来也更加快速,你也会变成别人严重那种特别有想法有主见,能独立思考的人。
如果能持续地做笔记,你就会发现你对信息变得很敏感,什么样的信息你都能本能地来一次互动。
第二步,是记住和输出。
输出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写作,一种是口语表达。
要锻炼自己的输出能力,要学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难的事就是写作,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用语言流畅地、逻辑清晰的呈现出来。
然后就是把逻辑结构完整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跟别人分享,在表达的时候不断地构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反复地练习,才能从量变引起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