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完了弗兰克的《爆款写作课》,被他书中的很多观点打动了,我觉得这次学习投资很值。
正打算写一篇复盘文章,忽然,表弟来了。
他看见我在看书,便问道:
“姐,你天天看书学习,有用吗?”
我用毋庸置疑的口气答道:“那当然咯,没用我看它干嘛!”
“可是,我觉得看书好无聊啊,念了那么多年的书,好像也没记住个啥。”表弟抱怨道。
这要是搁到以前,我一定会像一位长者一样,对他一顿噼里啪啦的说教,但是现在看了那么多书,终于明白,一味的说教很令人讨厌,于是我给他讲了一个我的故事。
我以前看书,总是会做些笔记,其实就是摘抄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句子,但是抄到笔记本上后,再也没有去翻过,所以很多知识并没有真正的记住,但是我的潜意识里却认为我记住了。
当我遇到问题时,需要快速地从我的大脑档案里翻找那个解决问题的知识,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时候,我就会抱怨,读书有什么用,读完了也忘完了,我还不如去看电视呢。
直到有一天,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
不是读书没有用,而是你没用,学习要学以致用。
从那以后,我开始改变我的读书方式,每学到一个有用的知识点,我就会把他记录下来,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最好是能讲给别人听,因为“教是最好的学”。并想办法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我发现,自从改变了学习方式后,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
比如,学了《非暴力沟通》后,我和家人的沟通更加顺畅了;
学了《正面管教》后,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相处的越来越舒服了......
听了我的故事后,表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从我的书架上挑了一本书去看了。
再次回到这本书《爆款写作课》上来,里边有很多很多的干货,比如:
如何写文章才能吸引读者?
如何写文章才能打动读者?
如何写文章才能说服读者?
今天先来做这个作业:
我随便打开了一篇文章《35岁,月薪4500:那些被嫌弃的中年人,小心翼翼地活着》,选自《读者》,作者沈小星。
一、什么吸引了我?
题目中带有数字,金钱,还有好奇心的驱使,那些中年人为啥会被嫌弃,为什么他们要小心翼翼地活着?
二、打动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先举了一个例子,引出了一个“35岁现象”;
第二部分,分析中年人为啥会被嫌弃;
第三部分,顺理成章地说出35岁前要做的4件事:
1、学一技之长
2、多读书
3、多锻炼身体
4、多赚钱积累资金,进行投资
第四部分,怎样做才能变得更好?
他的文章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善用金句:
比如——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不要懒,多接触新鲜事物,做一个斜杠青年,既能赚钱,又能摸索出新出路;
今天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等等。
真的是受益匪浅呀,没看《爆款写作课》之前,从来也没有这样细致地分析过一篇文章,只是觉得人家写的好,但是却又不知道具体好在哪里,自己以后写文章该怎么借鉴。
可见,不是读书没有用,而是你没用,我们无论学什么技能,看什么书,都要学会学以致用,要不然投入的一切不是白费了吗?
最后的最后,我要谢谢弗兰克的书,我决定再好好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