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嫁了的堂姐在春节回来拜年的时候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在七十年代的时候,他们村里有这么一家人:姓陈,夫妻俩有五个孩子,穷得叮当响。俗话说:半大小子吃过猪。陈家几个孩子正在长身体,特别能吃饭,家里那点粮食哪够吃的?陈家大嫂常常对着灶台发愣。
这天是大年三十,陈家三小子从河里摸到了一条鱼,美滋滋地攥着那鱼跑回了家,一进门就兴奋的嚷道:“娘,快出来看,我摸到了一条鱼,你快出来做饭呐!”
听说儿子摸了鱼,陈家大嫂自然是高兴的,但一瞅,那只是一条大拇指般粗的小鱼,李家大嫂犯了难:清炖吧,鱼太小,还费油;做鱼汤?清汤寡水的不充饥。陈家大嫂眉头一皱,眼前一亮:对了,有办法啦,用这鱼打一盆“浆糊”,又鲜又香还充饥呢。
所谓“浆糊”,那是当地家庭妇女发明的一种“小吃”,具体做法是:锅里加热倒一点食用油,然后放入葱蒜等爆锅,等煸出香味后,加入肉丝之类有鲜味的食物翻炒,根据人的多少加水烧开,最后把提前加水搅拌好的面粉倒入锅中烧小火慢慢搅拌煮熟,直至粘稠,形成“浆糊”。这种“浆糊”既能当菜又能当饭,这也是生活清苦,被逼出来的吃法。很快,手脚麻利的陈家大嫂打出了满满的一盆“鱼香浆糊”,全家人吃了个肚饱腰圆,美得三小子舔着嘴唇直嚷:“真鲜呐!”
陈家大嫂爱凑热闹,吃过饭后顾不上收拾碗筷,就到村口去闲聊。聊完天,陈家大嫂回到家里收拾碗筷,不料无意间一看,盆里的那条小鱼正在吐着水泡瞪着眼,游来游去快活着呢!
原来,陈家大嫂一时高兴,打“浆糊”时手忙脚乱,竟忘了把鱼放进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