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不缺乏弱肉强食的存在,善良弱小总是被处于劣势一方。
最近经常会在新闻里出现校园欺凌事件,初中生发生群殴事件。也许这只是简单的小孩子打架,教训一顿就完事了。上升教育高度上,这完全是微型社会的缩影啊。
最近大学生宿舍内部问题也是比比皆是,最近来自一名大三女学生的心里苦述:
“我现在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四人寝,大一玩的很好,大二玩的一般,偶尔会发生小矛盾都是小事,卫生啊,纪律啊,可能人际关系就是这样,有些矛盾你解决不了就堆起来了。
我不知道怎么表达,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有些人走着走着就觉得价值观不一样了。渐渐的就变得冷漠,你每天去图书馆,她们就觉得你疏远她们,星期一到星期三我是满课,正常起床,晚上图书馆闭馆九点半回来。星期四到星期五,我晚上都是穿着衣服睡觉,东西提前收拾好,穿着袜子睡的,第二天开门提着鞋子在外面穿鞋到食堂吃早饭然后背书。刷牙洗脸在食堂卫生间进行,每次六点半食堂阿姨就说“”你怎么在这里洗漱,”我苦笑。因为我不想把她们弄醒。自己研究了很久。现在我已经二十岁了,有时候觉得时间用来睡觉很浪费,早起的习惯已经一年了。最开始她们很烦,经常一起指责我不要在她们睡觉的时候叮叮当当,我真的很抱歉,多次跟她们道歉说我下次会尽量轻点。还会好几次买了零食水果请她们吃,但是早上我起来的时候甚至被她们骂了一通,后来没办法我就不起来那么早了,等到她们起来我也立马起来,因为在被子睁着眼却睡不着憋得很难受。
时间久了,室友就觉得我好像要脱离她们,但是我本人并没有这个意思,有吃的东西还是像往常一样放她们桌上。直到有一天,她们把我送给她们的东西都还到我桌上了。我自己有垃圾桶,平时一天到晚都在图书馆也没什么垃圾,今天回寝室一个室友说“你把我们的衣架都还给我们”。另一个室友说:“我们新买了垃圾桶,垃圾袋,你就不要用了。”我真的觉得她们已经开始孤立我了,他们在衣架垃圾桶这种小事情上跟我算的清清楚楚。
我通常都习惯早睡,她们十一点之后,打电话很大声,打游戏的很大声,交谈说笑很大声。于是前几天我走之前在门上贴了个便条。写着“以后十一点声音都小一点,谢谢合作”然而,当天晚上还是很吵,包括我现在在打字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室友打游戏的语音还是开着的。我每天晚上都是伴随着打电话打游戏的声音睡着的。
现在大三了,我们连上课都分开走,以前都是一起去的。后来我突然发现他们把我删了,每天把我当成一个空气人一样,她们有说有笑的时候,我插了一句,她们立马变了脸色就走了,我现在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每天过的很压抑,仿佛全世界都抛弃了我一样,有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我已经尽力按照她们的作息去习惯她们,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
像这样的宿舍因为作息不同,一些事情就各种矛盾。这也许是生活中的事情,可是勿以事小而略之。以小见大,如果一直处于忍让,久而久之其他人就会觉得你所为他们做的每一个退步都是理所应当,最后情绪爆发最后会发生什么谁又能知道。
或许这位女生作为一个善良的人很值得肯定的做法,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也许退一步就是悬崖峭壁。并不是意味善良讨好就能换来和谐,只会埋下事态严重的种子,这位女大学生一开始并不是劣势地位,但是如果只想着忍让,按照室友作息调节自己,最终自己什么也没得到,只会让室友更加欺负她。
女大学生宿舍事件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很多人对待一件事的态度往往不是取决于事情本身的对错,可能为了事情尽可能解决,向别人妥协一下就可以了。终于有一天,小事成了大事,而导致这一切的,恰恰是那些“善良”的人。
有人说过:这世间最大的恶,往往以善良之名到处横行。
善良固然需要有,但是需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要只为了披着善良的外衣得到对方的喜欢和宽容,久而久之,当事情发生无论对错,习惯地用善良去妥协。
没有原则的善良就是最大地“恶”。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泛滥的善良,缺的是理智和克制。当善良没有原则毫无节制地横行在这个世界上,它将成为最大的恶,因为它以善良之名制造了无数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