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方式:以自己的方式和进度,任选角度、任选篇章、读《世说新语》,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小系列:我读《世说新语》。
————————————————
原文
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
人物介绍
何平叔:名晏、尚书,字平叔,汉魏人。与当时的王弼、郭象同为唯心主义玄学的代表。
王辅嗣:名弼,字辅嗣。能言善辩,是魏晋玄学的主要开创者,著有《老子注》《周易注》《论语释疑》等书。
注释
诣:前往,到……去。
精奇:精微独到。
神伏:倾心佩服。
天人之际:指天和人的关系。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
译文
何晏刚刚给《老子》做完注释,就去拜会王弼;看见王弼为《老子》做的注释,见解精微独到,于是倾心佩服。说:“可以跟这样的人来讨论天人关系的问题了!”于是把自己的注释改成了《道论》《德论》两篇。
感悟
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当时的文人也是见贤思齐,惺惺相惜。何晏在当时也是一个比较有名望的文人,善好玄学,擅长清谈,喜欢谈名理,但当他知道王弼在给《老子》注释时见解独到,心生敬佩,诚心实意与他交朋友,互相讨论,并把自己的注释改为《道论》、《德论》,这一“论”字体现了何晏的胸襟与坦诚,把自己做的注释作为他们谈论的结果,这是不贪功的举动,这种行为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