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台回绵阳的火车上,纯粹为打发时光,我开始读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没想到,居然很快就读完了整本。
阅读的过程中,我时而感到温暖亲切,时而感到惶恐不安,时而感到恐惧害怕,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泪湿眼眶,时而又觉得很庆幸......我一边读,一边反躬自省,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忍不住给文质老师发短信:“文质老师,作为一名母亲,现在亡羊补牢,还为时未晚吧?”过了好一会儿,收到他的回复:“当然不晚。”我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1.
>>>反思童年: 那些伤心往事带给我的影响<<<
读《与童年和解,不把自己的阴影留给孩子》这部分时,我泪流满面。因为我发现,不管是在生活中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在工作中与班上的孩子相处,自己都表现得太急躁,太焦虑。虽然我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但一直未能找到原因。
文质老师说:“在生命教育研究探索过程中,我不断与自己的童年达成和解,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童年的处境对自己一生的影响。”“童年是一个人的成长背景,它就像一棵树赖以生存的土地一样,我们一生都要从中汲取营养。”我因此开始回忆我的童年。
童年里,我对父亲的记忆是极少的。因为他总不在家。印象中,家里总是母亲一个人在忙碌:每天不到六点就起床,打扫了屋里屋外后,开始为一家人做早饭,然后叫我起床,给我梳头。
我小时候营养不良,发质也不好,母亲又特别着急,好像总在和时间赛跑,梳子经常和头发“打架”,我的头皮被扯得生痛,自然会“哇哇”地哭。母亲却没那么多时间和耐心,给我盛好饭,她得马上去给病床上的爷爷洗脸、喂饭,等爷爷吃完,她又匆忙拎着两大桶猪食去猪圈。顺便喂好她的鸡。回来后,清理干净自己身上的脏东西,慌慌忙忙往嘴里塞两口饭,就上坡(老家以坡地为主,所以我们把去地里劳作叫做“上坡”)去了。
母亲上坡的时候,我被寄放在邻居婆婆家。婆婆家门口有一条长木凳,我总是坐在那儿,呆呆地望着太阳,等待它下山去,因为太阳落山后,妈妈就会来接我了。
那时候,最可怕的就是在邻居家吃午饭,我可怜地坐在别人家的饭桌边,从不敢伸手去夹菜。毕竟那个年代,谁也不富裕。婆婆给多少就吃多少,婆婆问吃饱了没,我从不敢说没有,因为在人家的屋檐下,我必须乖巧懂事,否则连那点玉米疙瘩也吃不上了。反正饿着饿着就不饿了。那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是爸爸妈妈捡来的小孩。
终于有一次,母亲要上坡时,我眼泪汪汪地对她说:“妈妈,我要跟你一起去。求求你了,带我一起去吧!”母亲抹掉眼角的泪水,转身将我抱进她的背篓里。我欢喜地用两只小手抱住妈妈的头,一路哼哼唱唱地跟她上山。
母亲劳动的时候,我就乖乖坐在地边,一边望着烈日下的小山,一边望着不断劳作的母亲,望着望着,我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四周已是薄暮冥冥,我身上盖着母亲扯的要带回去喂猪的草。母亲背着一大背篓草,一手牵着我,母女俩在空寂的山谷中,一步步挨下山去......
因为无人照顾,我五岁那年就被送进学校读一年级。同年级都是大我一两岁的孩子,被欺负就是常有的事。
记得第一学期,我因为考了班上第一名而惹怒了班上的女霸王,她让全班同学孤立我。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她指使一个男孩子拦住我,抢过我的书包,把所有东西倒在地上,拿走我的铅笔后,悻悻地将书包往远处一扔,还不忘留下一句:“你要是敢告诉老师,有你好看的。”我一边哭,一边捡起沾满泥土的书,害怕地回到家。我不敢告诉妈妈,也不敢跟她要钱买笔。第二天我没交家庭作业,老师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完后大怒,认为我不争气,认为我考了第一名就敢不听老师的话,拿起竹棍就让我“长了记性”....
我的童年印象中,几乎没有什么愉快的记忆。所以我很不愿意去回忆,我本能地想要忘记,想要逃避。在此时此刻,它却如洪水般汹涌而来。看着“和解”两个字,我的眼眶湿润了,所以我决定写下来,我要去面对它,从我的童年找原因。
也许正如文质老师所说“即使是痛苦的童年,也能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滋养。在不断地回望童年中,我们会逐渐了解到我们痛苦的根源,从而更好地疗愈痛苦。”
虽然父辈并没有好好地教育我们,好好地爱我们,但他们的生存环境本已非常艰难,我又能耿耿于怀什么呢?毕竟,那种种的苦难,并非出自他们的意愿,而是特殊的时代所造就。
现在,我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是一群孩子的老师,我所能做的,该做的,不过是努力让自己走出童年的阴影,努力地改变自己生命的走向,努力像文质老师说的那样,先做一个好妈妈,再做一个好老师。
2.
>>>一切改变,从现在开始<<<
文质老师说:“在孩子的童年阶段,父母不仅要从物质上保证孩子身体的正常成长,还要给孩子提供一种精神或者说心理成长上的支持——我们称之为‘成长之奶’,确切地说,它是父母(在早期尤其是母亲)用爱为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从现在开始,我要做的,就是让我的孩子们切实感受到这种爱。
有人说,你要给孩子一碗水,你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而我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也必须先让自己心中充满爱。虽然我与童年的“和解”才刚刚开始,但我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我相信我一定会在自我原谅与充实中变得更加美好。我的两个孩子,哥哥四岁多,弟弟两岁多,为了锻炼他们的独立意识,从孩子两岁开始,我就很少去拥抱他们。有时候摔倒了,我也是让他们自己爬起来。我忽略了最好的爱是最自然的本能反应。我忽略了孩子摔下去的时候不仅身体痛,他的情绪也需要得到安抚。而我总是说教:“男孩子,勇敢一点。”
我多么庆幸,在这样的时候,读到了文质老师的《奶蜜盐》,那就让我从现在开始改变吧。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去拥抱他们,亲吻他们。当他们满心期待感知这个世界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温柔,让他们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让他们有被爱的感觉,“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让孩子确信他不需要违背自己本来的心意,可以自然的表达需求。”
绝不能让孩子有话不敢说,有需求不敢表达,绝不能让我童年的经历在我孩子身上重演。
当我读到“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人培养”时,我的脸颊一阵阵发烫,羞愧又自责——我忽然发现,在学校里我能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却在无形中,把他们当成“天才”一样去培养,去教育。所以我容忍不了他们的一些小缺点,给哥哥报了美术班和英语班,却忽略了孩子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下去,我的孩子或许真的会变成我期待的那样子,可他还是他自己吗?他会喜欢那样的自己吗?
文质老师说:“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天赋,而不要培养天才。”一语惊醒梦中人。在我的班上,也有很多父母常常以爱的名义扼杀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有的孩子想专业学舞蹈,家长觉得那就是吃“青春饭”的,不长远;有的孩子想踢足球,家长一句“能踢进国家队吗”就扼杀了孩子的希望;有的小个子男孩儿想参加篮球训练,家长一句“长不到姚明那么高就好好读书”让孩子备受挫折......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孩子还小,当某一天他表现出某种天赋时,我会有勇气去走和别人不一样的,却更加适合孩子的路。
3.
>>>尊重孩子,长大是为了最终的分离<<<
可能受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响,我们作父母的都有一个通病,总喜欢以说教、命令、居高临下的姿态跟孩子说话,我们根本不知道应该尊重孩子,也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所以我们往往也培养不出有独立思想的人。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特别注重这一点。每当我们共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我们总会开展“读书大会”。这时候我总让孩子们畅所欲言,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就像《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我们都觉得武松是打虎英雄,考试时也只需要填这四个字就行了。可共读的时候,孩子们居然有不同的发现。
“刘老师,我觉得武松不是英雄,因为老虎是国家保护动物,这样做是犯法的。”
“刘老师,我觉得武松特别爱面子,他看到官府的印信榜文,明明知道山中有老虎,却怕被店家耻笑而不肯回头,难道面子比性命还重要吗?”
“刘老师,我觉得店家一片好意,武松却以为店家骗他,想收他的店钱,他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每当这样的时候,我总是静静地站在旁边,不管他们说什么,我都不会也不愿意用我的思维去影响他们。因为我知道,随着岁月的馈赠,等他们再大一些,他们自然而然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倘若我板着面孔说:“武松就是打虎英雄,因为考试就填这个。”那我还能听到这么精彩的发言吗?又有谁能相信这就是一群十一二岁的小孩的见解呢?至于考试,他爱填什么就填什么,跟孩子多元化的思维发展比起来,那一分算什么?让孩子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不正是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吗?
庆幸的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时,我也在努力这样做着。只是看完《奶蜜盐》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帮助孩子去成长,而不是让孩子一直停留在我们最喜欢的某种状态里。”我们之所以控制欲那么强,或许正如文质老师说的“这个不放心,并不是因为社会变得复杂,生活中存在太多太大的危险,或者父母本身太谨慎小心,而是因为父母心智的不成熟,他们害怕分离......”所以我们总是扮演着大人的角色,长辈的角色,高高在上的姿态,不过是希望孩子对自己一直依赖。殊不知,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私,而不是真正的爱。我们真的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们变得更加独立,更有责任感。因为长大是为了最终的分离。
注:文中所引部分皆出自于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