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事,以前人们所认为的找对象要门当户对,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有个女同学是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市三甲医院当了一名妇科医生,人长的漂亮,工作又好,当然找对象也是很挑剔的,挑来挑剔相中了一位干部家庭的儿子,这个男孩也非常优秀,工作也非常好,就这样在外人看来如此优秀的两位年轻人走在一起,婚后生活一定会很幸福的。而事实是这样吗?因为女同学出生农村,家里生活条件一般,还有弟弟妹妹在上学,于是她每月要拿出自己一半的工资来补贴娘家,她认为父母供她上学出来不容易,替父母分忧尽一下孝心是应该的。因为自己的工资少了一半,尽管老公的工资不菲,她在生活上也是省吃简用,因为节俭是刻在她骨子里的习惯。
而男方就不一样了,从小家庭条件优越,从来没缺过钱吃过苦,当然消费观和我同学是截然相反的。他认为我同学太抠门,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该花的花该挣的挣。而我同学认为男方整天大手大脚花天酒地的,这不是普通人过的日子,再加上公婆对农村出身的她更是不待见,甚至有一种鄙视。结婚后磨合了两年,始终矛盾不断,经常因为在过日子消费这件事情上争吵不断,都感觉对方不是实际生活中要找的对象,最后以离婚告终。
从这件事上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结婚确确实实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因为出生于不同的家庭,生长于不同的环境,在认知眼界格局方面就会大相径庭,而人知眼界格局正是维持婚姻关系稳定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