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NGO与媒体的双人舞?——《表达的力量》

这本书非常专业地剖析中国公益组织和媒体互动的关系。NGO通过与媒体的活跃互动,形成一种基于媒体平台的公众表达,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这书看得非常兴奋也非常痛苦。兴奋是开启了我对媒体公益交集圈子的全新认识。虽然已实习一年,但对于公益圈对于公共领域对于媒体及彼此间交集的圈子我还是个入门汉。痛苦是这边书非常专业,是学术论文研究的方式,专业到要慢慢去理解。

书中通过多个案例阐述NGO与媒体的协同互动模式,虽然看到媒体与NGO积极的互动与合作,但也可以看到在不同情况下,不同利益驱动下,不同政治环境下媒体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不同态度,又或者同一事件同一媒体在不同事态演变、环境变化和利益转变下的不同态度。简而言之,媒体也是个极其现实的行业,在不触犯其利益的情况而具备新闻点并切合其受众定位的情况下,媒体与NGO的协同度非常高。而随着利益或限制越来越多,媒体为避免触犯某些界限或自身利益与NGO的协同逐步减少,甚至搁置。

媒体与NGO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如果用灰姑娘和王子的爱情来形容。

上述情况请自主带入故事得出如下结局:1、灰姑娘与王子取得后母允许幸福在一起。2、王子为了皇位放弃了灰姑娘。3、双双殉情

剪不断理还乱!

与NGO共同推动某些公益议题,媒体因此能展现他们第三方独立、专业性的一面。又或者匹配精英受众群,如南方周末。

不同定位的媒体对同一议题的切入角度都不同,更多取决于其受众定位。《南方周末》等专业类报纸,受众为精英阶层,因此一般选择独立调查深度报道的方式。《南方都市报》等都市类报纸,受众为普通大众,一边选择情感动员,故事叙述等方式。《中国青年报》等官方报纸则运用政策叙述,官方口径等方

而不同的NGO在使用媒体策略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法,以下归纳摘自曾繁旭《表达的力量》第170页:

国际组织,具有丰富的媒体策略经验、良好的财务状况,足以支撑它发起有新闻价值的行为,加上完善的媒体公关方式和信息补贴方式,它能够表现一种高度专业化以及独立组织的特点。草根组织的资源,主要表现为组织的合法性和社会认同程度较高,与媒体有天然的共生关系,以及能够动员大批的学院知识分子和意见领袖作为组织的文化资本,所以它们更习惯于召开研讨会,提交公开信,发表联合声明,以及接受媒体采访等媒体策略。官方公益组织则更多表现为高度的制度化以及充分的财务资源等方面,这也影响它们的媒体策略设定。

就目前我国NGO发展的形势而言,竞争越来越激烈。NGO需要募款进行公益项目,募款就需要有优秀的项目与良好的信誉。信誉则通过不断做优秀的公益项目和良好的品牌传播建立。媒体则是NGO建立品牌信誉的重要途径,出色的媒体公关手段和媒体策略有效获得更多的媒体近用,从而提高知名度信誉度和品牌影响力,最终获得合法身份和资金支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跨界为王的时代 NGO与企业的关系 是怎样的存在? 你看中我的群众基础,我看到你的资源雄厚 你看中我的专业热忱,我...
    CM公益传播阅读 1,489评论 0 2
  • 在简书已经有两周了,第一周干劲足足,每天去读书摘录写笔记,因为给自己曾定下一个目标是在这一年内坚持每天读书,总结,...
    酒七的馆阅读 272评论 0 0
  • 又胖又丑又蠢 凭什么想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 有舍必有得 我今天撒了谎 我讨厌我自己
    淡可乐阅读 416评论 0 0
  • Make by:弓_虽_子 layer的 CATransform3D属性. 只有旋转的时候才可以看出3D的效果. ...
    洧中苇阅读 2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