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
小的时候最喜欢过中秋节,平时没什么气氛,日子平淡的过,也没有多余的零嘴儿解馋,这样的生活过23个月,心中不免烦闷,过完八月,日子临近,我立马就精神起来,想吃美味的月饼,口水都会不自觉的流下来。
我们农村的月饼之所以美味,是因为全是手工制作的缘故。手工月饼通常是在一位叔叔家做的。每当日子临近的时候,村民们会提着大包的面粉、白糖、红糖或者芝麻、核桃去叔叔家,让他帮忙制作。院子中间会架起一个大大的案板台,只见叔叔甩掉上衣,露出长年在田间劳作锻炼出来的结实肌肉,虎背熊腰的身躯往案板前立定,那双铁臂就开始和面。
面粉都是自己家种的小麦磨出来的,质地细腻,加入适当的水和食用油,在叔叔双手熟练的操作下,很快会变成一个个面团,叔叔把面团放置在一边,洗净双手开始做馅儿。那个时候的月饼不像现在这么讲究,大家随便放点红糖白糖都可以做成一块月饼。叔叔把红糖白糖放在一起,把芝麻核桃碾碎,芝麻特有的清香像一股清风钻进我的鼻孔,勾起蛰伏了许久的馋虫,味蕾纷纷响应,口水从我的口腔涌出,我赶快把它们吞下去。馅儿做好以后,就把它们包进面团里。只见叔叔又拿出一根擀面杖,在面团上前后滚动,面团像得了命令一样,自动打着圈,最后变成一个个圆形的饼子。叔叔把饼子放进土制的烤炉里面,烤炉里渐渐飘出香味,这香味混合了面粉的麦香,还有芝麻核桃的浓香,笼罩在院子的上空,空气中都充满了甜甜的香气,树枝上不知何时停了几只小鸟,也是被这香味吸引不舍得走了么?待面团双面都变成了金黄色,一个月饼就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就拿起一个月饼往嘴里送,一边吹气,一边品尝它的酥软口感,连带着口水一起吞下去,连那该吃的正餐都丢到一边,也顾不上长辈们的调侃,直接吃上4、5个,乡亲们一起贡献的食材,可以随意些,可以多吃一点,而且看月饼制作本身也是一种乐趣。
【对比思考】
1、原文是写的贴秋膘烤肉的事情。我仿写的是小时候过中秋做月饼的事情。年代久远,能拼凑的回忆也就这么多。
2、我的仿写采用了感官和场景描写。感官是从视觉,嗅觉,味觉上描写,眼睛看到的制作过程,鼻子闻到的香味,还有吃进嘴里的感觉。场景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还原了当时制作月饼的场景,还有动静结合描述,香气飘,还有停止的小鸟。
原文:
人到夏天,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芝麻酱面(过水,抓一把黄瓜丝,浇点花椒油);烙两张葱花饼,熬点绿豆稀粥……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一根铁条钉成的圆板,下面烧着大块的劈材,松木或果木。羊肉切成薄片(也有烤牛肉的,少),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点水,交给顾客,由顾客用长筷子平摊在炙子上烤。“炙子”的铁条之间有小缝,下面的柴烟火气可以从缝隙中透上来,不但整个“炙子”受火均匀,而且使烤着的肉带柴木清香;上面的汤卤肉屑又可填入缝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过去吃烤肉都是自己烤。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一只脚踩在长凳上。大火烤着,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脱得只穿一件衬衫。足鄧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满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这气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问题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点,焦一点,可以随意。而且烤本身就是个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