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相亲的时候有三个必问的问题:有房没?有车没?收入几何?
这几个问题再结合对方的长相,言行,以及对方其他的一些信息,基本就可以形成一种相亲的模型。
同样,职场面试也有几个固定的问题:过去的工作经验,对自己能力的介绍,对收入的期望等,再结合一些其他要素,也能形成一个应试模式。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模式,比如营业员通过观察来往的顾客就能看出哪些人成交的概率会大一些,一些心理学家只需要简单的几个问题就能够知道他们的客户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以上的各种模型组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看人框架,这个组合的过程,我们就叫做模式化学习。
模式化学习就是寻找学习中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事物更深层次的规律。并通过找到共性来形成框架,这个框架就是我们手中的工具:尺子和秤。
上周我带的124班有两个坚持写作2年的战友离开了,坚持写作两年,时间也算是很长了,他们的离开我感觉很可惜,但是没有办法。从他们一加入不出局我们就告诉他们,学习要聚焦,写作要聚焦,要以打造个人品牌为最终目的,但是,能够做到聚焦和打造个人品牌的人真的是太少了。
我见到了很多人,在加入我们的007社群以后,今天看见这个人学理财成长了,明天看见那个人学演讲成长了,后天又看见别人做微商成功了,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机会,觉得什么都想要学,结果却没有一样能够坚持下来,最后是这也学不会,那个也学不好,更迷茫了。
个人学习也有一个三环理论:热爱、擅长和机会。我们很多的人学习,常常分不清这三者。很多人以为我们学习的其实就是自己热爱的东西,其实不是,那只是我们受别人成功的影响,以为这个也适合我们,其实它不一定是我们的机会。很多人最自己的现状非常不满,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正是自己擅长的,而且有机会把这个擅长变成热爱,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摆正心态,没有看到而已。
当一个件事情能够同时符合热爱,擅长和机会三环的时候,我们离真正的成功也就不远了。
学习一定要对自己有用,对自己提升收入有用,对自己提高工作效率有用,对自己改进人际关系有用,这也是一种模式化学习。这个对自己有用,不是我们自己觉得的对自己有用,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个事情对别人有用而以为自己也一定有用。比如很多人跟我说演讲写作不分家,但是我一试就知道,我学不好演讲,所以果断放弃,这就是反学习。
把学为己用和反学习相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