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潜规则

一、大脑的快速决策机制

面对越来越快速的社会,每天大脑需要面对很多事情快速作出决策。决策机制虽然可能有瑕疵,但满足了快速和节省能量的需求,具体来说,快速决策有3个特点:经验匹配、情绪匹配和就近匹配。

大脑在遇到需要决策的时候,会直接搜索自己的记忆库,寻找过去的经历中,是否有类似的经验或者情绪匹配当下的事情,一旦遇到匹配对象,则直接作出决策,作出类似反应,不再做进一步的匹配更优选择。

二、不符合MECE原则的规则都是潜规则

以前说过分类的MECE原则, 也就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如图1所示,a、b、c、d、e这五个部分构成了符合MECE原则的完全分类

图1

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因为大脑快速决策机制中就近匹配规则的影响,很多规则被制定出来之后,是只有主要的a、b、c、d部分,也就是没有e部分。这样就会导致e部分就成了潜规则。

举例1:
某互联网公司要制定故障升级机制,由于业务复杂,所以故障情况比较多,甚至还经常出现新增的类型,所以负责人在制定升级规则的时候把已知的故障分类为a、b、c、d,为了把没考虑到的情况涵盖进去,所以又增加了e即由其判断需要升级的情况。

表面上看,e这一条比较主观,所以有些人就建议去掉这一条。 但从实际执行层面,当出现不在a、b、c、d情况的时候还是由该负责人判断升级的。所以,去掉e,意味着实际上出现了潜规则。

举例2:
大部分程序员在完成功能需求的时候,假设需求功能点是a、b、c、d,那么完成这些就当作是任务完成了。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异常情况会出现在e,而这个时候程序就可能会出现bug、安全漏洞等等。 这个e就是非功能性需求和异常处理等等。

之前在异常处理不当的风险一文中,说的也是类似的道理

举例3:
在学习的时候,有的同学在掌握了主流的知识点a、b、c、d之后,甚至考试考到满分之后,就开始沾沾自喜,以为已经完全掌握了。但是当考试的卷子中出现冷门知识点e的时候,往往就搞不定了。

观察班级里常常考试第一名的同学,会发现他们的特点是往往愿意帮助指导其他同学解题,这是因为这类同学在解题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现自己之前没有掌握的知识点e,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解,如果当其在下次考试中因为这个e拿到更高的分数时,他会更愿意帮助他人解题。这其实是形成了上瘾现象

而观察班级里常常考不到第一名,例如第二、三名的同学时,往往会发现他们可能不一定愿意帮助其他同学解题,原因可能是他们会想,“我那么用功才达到这个水平,为啥要便宜了别人?”

总之,因为大脑快速决策的特点,人们不管是在制定规则、写程序,还是学习等各类情况中,都可能选择一种类似的就近匹配、抓大放小的策略,而这种策略违反了MECE原则(大部分是没有做到完全穷尽),最终留下了潜规则、程序bug、学习盲区等问题。而很多时候,这些遗留下的问题迟早是要还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 分) A. 质量管理包括QA和QC一切活动的全部过程 B. 影像质量是指对...
    我们村我最帅阅读 4,113评论 0 8
  • 今天上课的时候,还在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要用画面来表示,老师说却说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心里真有窃喜的。这点我要...
    蓁孑阅读 994评论 0 0
  • 太阳徐徐而从东边升起, 阳光洒满了庞然的大地 光线普照, 和煦明媚 曾经难以解开的...
    守时阅读 347评论 3 1
  • 日前,2016四川省新晋“国重”、“省重”名单公布,全川共有33所学校成为新一批“省一级示范性高中”和“省二级示范...
    锦观阅读 932评论 0 0
  • 家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什么是夫妻?相爱 一辈子,争吵一辈子,忍耐一辈 ...
    如此灿烂的世界阅读 413评论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