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吴秀波事件持续升温,大家都在感叹“渣男都好说,别爱上人渣,否则渣男伤你心,人渣则是要你命!”。
故事的女主角93年出生,比68年出生的吴秀波整整小了25岁,是现代版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却依旧痴缠了7年。
总有那么一些女生,对比自己小的男生毫无兴趣,只会对比自己年长的男士动心。
《我家那闺女》中的吴昕,就很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喜欢比自己小的男生。
哪怕常被逼婚,焦虑到落泪,也很难去找年下男。
因为自己需要被照顾,需要找一个依靠,而年长的男生会给你被照顾的安全感。
安全感,多么重要的一个词语。
我们大概只此一生都在寻求安全感。
刚出生的小鹿十几分钟内就会挣扎着站起来,跟随鹿群奔跑,为了抵御天敌的追击。
自然生物中,也大概只有人类,在出生后长达一两年都需要别人照顾,就算食物就在旁边,都没办法爬过去,只能躺在那里哇哇大哭。
所以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人类对于安全感的向往。
年长男士能带来的安全感,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慰藉。
那是当然的,多活的岁数多吃的米饭不仅长在了腰上,也长在了心上。
你见过的他见过,你没见过的他也见过,你为自己擦破了点皮崴伤了脚开始哭哭啼啼时,他安慰你说,宝贝别怕,我经历过更糟的,我这腿都差点没过。你瞬间就会觉得,哇,他好镇定,好有安全感。
不仅如此,他还懂得为你安排规划,消除你对未知人生的恐惧。
但细细一想,人到了那个岁数,大概都多少能够懂得一些。只有年少无知懵懂,才会凭空羡慕那先来的几十载时光,殊不知到最后,我们都将殊途同归。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不折不扣的大叔控,喜欢的男人都是大她二十岁起跳,只多不少。
我们常常聊到感情话题,有时她不和我聊,就会去跟心理医生聊。
分析一个人为何变成现在的自己,除了生辰八字血型星座,就是原生家庭儿时创伤。
果不其然,这姑娘有一个“非常普通”的父亲。
多普通?和当今社会常常批判的“丧偶式婚姻”一样,一心忙于工作,难得与子女交流。
从小到大的家长会,都是妈妈或者姥姥参加。高中有那么一次妈妈实在去不了让爸爸去,千叮咛万嘱咐说女儿在7班,她爹还是走错了教室,因为忘记自己女儿早已经不读高一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父亲,唯一出现的时刻就是在安排她未来的人生:必须读的专业、不许去外地工作、要考公务员进体制... 前面25年几乎空白的交流毫不影响他对自己女儿成年后的人生指手画脚,并要求对方言听计从。
到现在,我朋友依旧不敢反抗她爸爸。在她对亲生父亲言听计从的背后,是对“男友爸爸”的百般任性。因为孩童时没有体会过被父亲宠溺的感受,所以在成年后加倍地要回来。
“恋父情结”,这个词语来源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术语,广义上指三到五岁后,女孩进入性心理发展第二阶段,开始产生仇视母亲而爱恋父亲的感受。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心智成熟,会逐渐摆脱及遗忘这一感受。
而我的那位朋友,正是因为儿时整个成长环境中父亲角色的缺失,由极度渴望父爱,导致在未来伴侣的选择上,依旧寻找一个能够填补儿时父亲身份的角色。
但因为年龄的差距,她很难与他们走入婚姻,每一次与这个人了断后,又会爱上下一个同一类型的男人,很痛苦,却难解脱。
我一直劝她看开,只要不伤害到别人,爱就爱了,不要给自己太多束缚。
我并不觉得年龄会是大的问题,就像性别也不是。在爱里大家都是各取所需,每一种类型的恋人都能找到对应的另一半,多少原生家庭里的问题,都是在成年后的爱里被治愈和得到救赎。
她只说了一句话,我便沉默了,不知如何开口。
她说,我爸绝对不会同意我嫁给一个“大叔”,而我也没办法去跟他解释,为什么我会喜欢“大叔”。
这个故事到现在依旧没有结束,朋友依旧深陷一段与“大叔”的恋爱中,这段感情始于残缺,或许会止步于爱。结果我不知。
没有谁应该去责怪谁,大家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做父母,或许会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难与乱。谁都想要给自己最爱的宝贝最好的物质,却忽视了孩子想要的只是一点点关怀。
不要让你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已经过期的答案,更不要让你的孩子去向别人索取那些你没有给予的爱,因为那些你没能给的,很可能会成为日后别人伤害她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