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兆丰的《经济学通识》里,讲了这样一个方法,任何的判断标准都有“事前规则”和“酌情处理”两种,在判断模糊的、广大的、与自己没那么相关的事情的时候,人们喜欢用“事前规则”,但一旦涉及到自己的事情,人们就会强调“酌情处理”,强调自己的原因,而不去管“事前规则”。比如说该不该改革开放,每个人都会说该,但是一旦改革开放要企业改革,要开放自己行业的市场,那就会强调一大堆的客观理由,来阻止“事前规则”的运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我们自己想要把一件事情真正的做成,就一定不要临时因为某些“酌情处理”的事项,而违背“事前规则”,我们要清楚地知道的是,“事前规则”是当初我们制定的方向没有错误的大方针,不管现在有什么“酌情处理”,也绝对不能因为这些“酌情处理”去违背“事前规则”,就像地方法规不能违背宪法一样。只有一种情况需要考虑,那就是因为这个“酌情处理”所导致的“事前规则”需要修改,而且这次修改后的“事前规则”对其他的发生过事情仍然有效,不能修改后适用范围小了,而应是不影响“事前规则”应用范围才对。
万维刚在“决策的技术”中也提到了简单规则的重要性,比起临时碰到事情现想办法,事前制订一些简单的规则,对事情的解决会有很大的帮助。一是因为有了判断标准,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决策到底有多有效;二是不会发生太多的随机性事件,可以让自己更加的靠谱。挑出最重要的几个原则,然后按照这个原则就执行,每个种类的事情都会有几乎相同的准则,我们可以以“临界知识”为依托,让自己的标准符合这些符合真实世界规律的原则,这样起码能够保证自己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三是提前制定原则,能够判断这些原则是不是符合“普世智慧”,这总比临时抱佛脚要靠谱的多,不仅事情办的靠谱,人也显得靠谱。
关于选择,李笑来的专栏文章《如何做出选择》里有非常详实的方法论,可惜我现在忘了,我当时还做了一个表格去尝试着应用呢!
那么,现在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第一,重新观看专栏文章;第二每天都想办法应用一下选择方法论;第三,在选择标准的时候,看看这些标准都能够符合哪些“普世智慧”。简言之,制定标准、判断标准、执行标准、反思行为、修改标准。
【重新学习了一遍《选择方法论》,作出如下的笔记】
添加 必要的 条件。
1、什么是?
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定会判断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这都是有一个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必要的条件。
用价值观作为选择的标准,目前笑来给出的价值观有:注意力、避险、有用等一系列的价值观。
所有的事情都是应该有选择标准的,也就是说应该给所有的事情提前“添加”上选择标准,这样在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的时候,就有了选择的依据。
2、为什么要这样做?
可想而知的是,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的事情,其实都可以用几个简单的规律来总结出来,大部分的事情不那么重要,哪怕选择错了也并没有什么要紧,少部分的事情非常的重要,一旦选择出现了失误就会让自己错过非常可惜的事情,甚至是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在用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去试错,去打造自己选择的条件发射,是在为更重要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最符合自己的选择,否则,一是可能错过了机会都不知道,二是很可能被一些外在的、即时的、充满诱惑的但是是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而把自己的选择拱手让人,做出错误的后果极其严重的选择。三是在选择的错误和正确的比较之中(原文是“在这样的‘吃亏’和‘占便宜’的博弈中”),会逐渐打磨出自己的价值观,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获得自己的价值观,因为你会知道哪些是你想要得,哪些是你不想要的,“什么对我才是最重要的”。
3、怎么才能做到呢?
一是坚信任何事情都是有选择的;
二是任何选择都应该设定标准,当时设定不了,那么在反思的时候,可以看看,自己已经做过的选择是否能够明确地说出标准。找出自己放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做出了那样的行为,这样的原因现在看来是否觉着值得,若是让自己重新作出选择,会怎么选,选择的依据和标准又是什么?
三是给自己找出来的标准进行打分。打分分为两种,一种是必要分,需要或者不需要,这时判断的是“是否必要”;第二是价值分,如果确认想要,那么就打出分数来,再按照排列顺序进行比较,遵循简单规则的道理,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只要满足不超过3个条件即可。既然是深思熟虑得出的条件,那么一旦不满足,就不可以再“酌情处理”了,必须完全按照规则进行选择。
四是记录与回顾。记下来自己的选择,评价自己的选择标准,然后再修改标准,如此循环,直到把方法和标准都镌刻在反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