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快速学习
以前我一直觉得学习是很正式很耗费时间精力的一件事,所以自从出国留学,没了老师家长的监督,整个人就放飞自我,学习糊弄一下能及格就行,书什么的早就不读了。现在开始打算重新捡起书本,突然发现流行的读书方法都是什么“30分钟阅读一本书”“100天读33本书”,一开始确实是吃惊又心存疑虑:这样快速能学到什么啊…… 后来发现,这些快速读书法大多都是针对实用类的工具书:时间管理、学习能力、思维逻辑、人际交往;但是很少看见有人说用了快速读书法读了专业的大部头并且很有收获。就像乔西考夫曼在视频里一再强调一个前提,那就是20小时学习法只能带你“学会”,也就是达到入门水准。想要专精,那还是得朝着“10000小时”努力。
但是他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20小时的快速学习,应用到长期学习中,应该也是很有效的。
1 选择目标、做足准备
昨天不是说过“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么?从想学的事情里面挑一个你最重要的。比如我目前打算学习如何学习、学读书、学时间管理、学翻译,但是思来想去觉得先学会学习和学读书最重要,所以决定等考完试马上开始重学“Learning how to learn”并且开始练习快速高效的阅读。至于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网课可以重听,芭芭拉欧克利的《学习之道》,还有《刻意练习》等等的书都买好了。准备工作其实是一种仪式感,给你一种动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抓紧5分钟快点起飞。当然,要小心“买了就等于做了”这种想法,看看我已经招灰的瑜伽垫、堆在角落的字帖和练字笔……
2 抽出专门的时间学习
因为是短时间之内的学习,所以对专注度要求很高,务必要保证每天抽出60-90分钟练习,并且要保证这段时间的高效与专注。废话不多说了,番茄钟打起来。
3 拆解目标和及时反馈
拆解目标这招对于长期学习,尤其是专业学习太好用了。我妈之前跟我说学翻译要学就学到最好,然后就拿那几位跟在总理身边的同传举例。Excuse me?!当时整个人马上就反弹的特别厉害,连学翻译的热情都被打消了很多。现在冷静下来,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大概3-4年的计划:
(第一次使用百度脑图感觉不错~)
及时反馈当然是为了发现问题并及时矫正。比如我的这个计划,现在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已经能预料到在实践中会有各种问题出现。学习资料已经准备好并且可以随时补充,也开始慢慢接触一些专职翻译,希望到时候可以咨询一下专业的意见。
4 间隔复习、创建流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已经是老生常谈了,重要的是如何把它应用到实际学习中。我现在的备考时间很紧张,没办法完全按照遗忘曲线来背单词,只能做到当天早上背的单词,晚上睡觉前要看一遍,第二天背新单词之前要把前一天的单词复习一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实践,那些经常出现在翻译练习里的单词和用法绝对比单纯存在于单词表里的那些记得要熟练的多。
上面说了这么多,只是我目前的一个想法而已,我自己还没真的开始实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更希望各位可以对我的计划提出各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