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他大她三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家里的大人们都说,这一对小人,长大了正好配一双。
他们的家是一座老宅,厚重的大门进去,是一个客厅,客厅进去是一个小小的天井,再穿过一道大门,然后又是天井,这般七弯八绕,然后才是他们的家。有时候她厌烦了穿越重重大门,直接走备弄,他却不敢,她一把拉住他的手就冲向黑暗悠长的备弄,他们手拉着手一阵奔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在备弄口喘气的时候,他的脸总是吓得煞白的,她却笑得前仰后合。
晚上做完了作业,他们常常凑着一盏煤油灯下五子棋。她的棋艺不好,偏又无德,输了就耍赖,他说,我和你交换棋子吧。吃掉的棋子相互交换了之后,她又平白多了几次出棋的机会,往往就这样反败为胜。看着她欢呼雀跃,他却只是抿嘴一笑。昏黄的灯下,他那一抹笑,模糊得像个影子。多年以后她回想起,就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面的人像已经斑驳了,但是心里的影像却是清晰如昨。
十七八岁的时候,因着害羞,他们渐渐疏远了。见面的时候,他羞红了脸对她笑笑算是招呼过了。对于年轻人来说,三年,五年,真的就是一生一世。他们有过太多的机会在一起,但是却没能在一起。
他出家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会叫他叔叔了。
她渐渐信佛,无论去哪里旅行,总是找寺庙进香,眼光不在菩萨上,四处搜寻着和尚。她幻想着能和他突然重逢,又恐惧和他在这样的场合下蓦然回首,彼此岂不心惊?
再见时,彼此都青春已过。他尘满面,她鬓如霜。
虽然出家,到底有家,有父母牵挂。他回家看望父母,他的母亲求她,你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你去劝他还俗,或许他肯听。
终于又坐到了一起,他端一杯清茶给她,她抬头看他,彼此相视一笑, 恍若前世今生。多少光阴流转尘世繁华,彼此不问,只回到最初的童年。他说,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在一起下棋做作业吗?
她惊诧:你怎么还记得?
他淡淡一笑:怎么不记得?每天在寺院打坐的时候,我的脑子就像是风车一样在转,想的都是童年的往事。所以一直静不下心来。
她劝他还俗。他叹道:俗家人都以为,出家人是看破了红尘,其实这红尘岂是看得破的。俗家人倒是看破了红尘,出家人就是因为看不破,所以要出家苦修啊!
他最后还是又回到了寺庙。也许今生,他们将永不再相见。但是童年,毕竟是彼此抹不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