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听了一本“养育男孩”——正视男孩女孩生理结构的不同,是一本如何养育男孩的书。我在上班途中听完,然后又重新看了讲书文字大纲,整理出了这本书的摘录。
写这个摘录的初衷,是为践行对自己在智慧父母教练的承诺,与家人、朋友、还有同样对孩子教育关注和有困惑的父母朋友们分享孩子教育的习得。
而因为这个注意力的投注,昨天恰巧和一位同事聊到了男孩成长。这位未婚男青年,向我讲述了他在童年时候的快乐、成长中的困惑、青春期时候的想法、父母教育对他影响至深的那些部分。从一个经历了成长、有了生活阅历的男生立场,给我展现一个男孩的成长种种,这个视角给了我太多启发,接下来,我要看看《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多多了解男生女生的差别。
在养育男孩一书中听到的内容,我整理成了框架要点。而跟同事聊到的内容,我边听边记,开始同事还很不解,我说,那是因为我们的脑袋里,每天都充斥了太多育儿的经验和要点。信息太多的时候,会什么信息都没留下。所以,我要记录下来。在很多点上,加入我自己对孩子教育的观念,也与大家分享如下:
- 带着孩子去大自然:碰泥土、挖虫子、做一些“无用”的、幼稚的事情。让孩子在实实在在地身体接触中,学习生活、打开思维。
- 带孩子去旅行:同事提到,他的毕业旅行有一站去了岳阳楼。到了那里,发现原来这里根本不是他书中感受到的地方,只是一座矮矮的岳阳楼。但是,当站在那里,再翻开《岳阳楼记》读出来,心中又是一番感受。所以,现在的他,有特别好的空间构造能力。比如听到一个词“寂寞”,他的脑中立刻浮现了撒哈拉沙漠和一条缓缓的河流。它们不一定是真实看过的风景,但就是这样在脑中很快浮现。
所以,带着孩子去旅行吧!可以用心准备,看看下学期孩子的课本,去那些地方先看看。
- 家庭规则:每个家庭,都应该制定一些自己的家庭规则。哪些东西是不可触犯的、哪些品质是必须要有的。让孩子了解这些,然后记住,受益和指导一生。
- 给孩子讲小时候的故事、参与你的朋友聚会、认识你的朋友:同事举到的一个例子给我很深的映像。他说一次爸爸带他去和朋友聚会。吃完饭,爸爸很随意地说:你看到那位叔叔了吧。脸上有个疤痕,打架打的。同事说,当时爸爸并没有说教,可是他自己就在心里想,嗯,打架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他的青春期中,就不会有打架来显示自己能力和释放荷尔蒙的事情发生。
- 男人的“领地”:现在你很庆幸,你和你的儿子沟通还不错,你们无所不谈,对么?那么也许到了青春期,一切都变了。孩子(男生)有自己的属地感,他可能就是一到家想关上门,不再跟你黏黏糊糊。父母不要随意翻他的笔记本,哪怕里面什么都没有。因为,他会很生气,你为什么要碰他的东西。
- “去试试吧”:当孩子想去做什么,如果他来问你的意见。你可以告诉他,你经历过的这件事情的感受。然后,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
- 对待“性”:如果你选择和孩子一起看一部电影。你们可能会面临影片中出现的尴尬镜头。这个时候要怎么做?捂住他的眼睛?岔开话题?...其实,如果你选择一起看电影,就应该要想好这个影片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事的观点就是,如果遇到了,不要回避。因为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去和他的朋友谈论这个话题。话题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孩子会觉得,这件事是不能和父母分享的。
- 说出自己的需求: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需求,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超级善解人意,但那时却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不懂表达自己需求的孩子。
- 可控式的放养:同事给我举例,比如他看电视。爸爸看到了会问,你想看电视,不要去做作业么?是的,我想看电视。那么你什么时候去作业?....所以,他们会一来一回地沟通问答,直到讨论出一个去写作业的时间。这一段我也很有感触。因为我常常处于这样的局面,也会被朋友诟病不能坚持原则。比如有些家庭的原则就是,作业写不完就是不能看电视。但是同事的例子,倒是印证了我们平时的管教方式。因为我也发现,每次这样一轮下来,儿子电视看了,作业还效率奇高。所以,我在此总结为:原则底线指导下的,可控式放养。
其实,每位父母经历不同、孩子的性格也不同,我在跟同事的聊天中,了解到不同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收到了很多的启发。教育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去大自然、在可控范围鼓励尝试、给他信任、少说教多做榜样和示范,这些都是通用的,我们可以去试试。
2018.11.17 11:25 儿子上网课,我在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