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首府实验学校 朱小四
给两个考得不错的小姐姐拍个照,叮嘱邹斌值日生关好门窗,我抬脚准备回家。刘文说:“老师,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当然能!”“愚公挖山干嘛呢?他为什么不搬家?”
我觉得有点意外,他们终于会了一点思考,懂得一点探索,最重要的是他们敢说出来。我说:“可以搬家,也有人搬家。但这些搬家的人都成为不了愚公。愚公之所以是愚公,就是因为他选择不搬家,去挖山。”其余几个在整理书包的学生都扬起了头,有些疲惫的眼睛亮了起来。
我让杨思语先说:“搬家不方便吧?主要是舍不得住过的地方。”朱紫涵说:“就是啊,自己住惯的地方不想走。”我点头认可:“我国古代是从农业社会开始的,依附土地来生产生活,不像游牧社会是流动的,农业社会追求一种稳定和谐的社会生活,所以形成了‘安土重迁’的中国思想。人民用原始的农具,依靠着集体的劳动,好不容易把一块生地开成熟地,眼看着这土地产量越来越高,人们不愿意离开这个熟地,再去重新开垦生地。所以要求生活的稳定,同时要家庭的稳定,集体的稳定。但这都不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
蔡赛伟说:“课文告诉我们要不怕困难。”我抬高声音:“你说的对!山其实就是看得见的‘困难’而已。我们遇到难题,退让是一种智慧,但所有的困难都能退避吗?”孩子们像约好了一样边摇头边回答:“不能!”
“孩子们,我曾经也有你们一样的疑问。也偷偷埋怨愚公不仅给自己弄个紧箍咒,还把子孙都带沟里去了。天帝出来解围,你们是不是也长舒一口气呀?这样想问题,都是把愚公个体化,把大山具体化。我们把愚公当做我们炎黄子孙,把大山当做我们繁衍生息代代相承时遇到的困难,我们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人类在前行的过程中,面对的生存问题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统称为‘大山’。列子告诉我们只有做有长远眼光,敢于‘移山’的‘愚公’,所有的困难都不足为惧。我想,人类就是这样‘直面惨淡的人生’才由茹毛饮血走到现在的吧!”……
夜幕悄悄降临,我们师生关好所有的灯,挥手告别。
孩子们,你们心中的块垒搬走了吗?老师不忍心告诉你们,人生就是一场苦旅。但我相信真正把愚公移山填进骨子里的人,一定会“认清世界的本质,仍热爱生活”,给世界一个走向阳光的背影。
这天晚上,我写下了《又见愚公》:
年年岁岁的年且九十
岁岁年年的愚公移山
你的目光穿越了险峻
你的双脚站颤了大地
箕畚挑起的山脉啊
在天地之间绘成了闪电
这闪电 唤醒了始龀的遗男
我相信他忙碌的母亲
一定偷闲微笑展望
这闪电 闪晕了谋划者智叟
我猜想他日日夜夜的精细测算
只能让他的智慧的头脑摇晃
这闪电 点亮了炎黄子孙的思考
老庄出关梦蝶 列子清净无为
不过是乱世中拈花的苦笑
他们是万古的躬身愚公
不停地为我们搬走心灵的块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