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的生命
——题记
在本节课中,我和学生分享了一篇叙事类文章——陈彦斌的《冰湖》,它讲述了一对父子在湖边遛网打鱼,天气突变,遭遇风雪,船被冻在了湖中,父亲为了救儿子,砸冰扒冰拖船的故事,展现了一位爱护,关心孩子成长的父亲形象。
提前告诉孩子们将分享的内容,让学生从网上下载这篇文章,并自己去读一读,熟悉文本。
接下来进入课程,但在播放时出现了小意外:讲义播放时,出现了加载失败,播了几次,都是这样,怎么办?慌忙中我又重新上传了讲义,谢天谢地,终于打开了。“吃一堑长一智”,通过这次意外,让我更明白:在正式播前,要多次试播,保证万无一失。
第一步是请学生默读文章,学生边读边标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语,并整理到笔记本上,以“在这篇文章中,我学到的生字、词语是 ”形式来告诉自己所不认识的生字、词语,然后教师指出重点的生字词语。既要学生学到不会的,也要学到自己所没有注意到的生字词,扩大词语的积累量。
第二步,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可能学生准备时间仓促,没有一个学生上麦,出现了冷场,看到此情形,我便作为第一个示例讲叙了这个故事,让学生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三步,分析父亲形象。文中父亲的形象是令人感动的,那这位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学生在讨论区回复我。通过学生的回复,学生积累的人物形象的词汇量太少了,他们反复回复的就是“伟大”、“深沉”大而空的词语。我想针对人物形象用不同词语来概括,使之具体化,并帮他们去积累这些词语,是我接下来要做的。
最后,对于这篇文章,学生是否理解,以文章后设计的问题来检测。
清风徐徐吹来,愿同学们能感受到这股清风,拥抱这股清风,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