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人际纠缠,用课题分离去梳理一下就会清晰起来。只要想想,这件事的最终后果要由谁来承担?就可以尘归尘土归土,各就各位各负其责了。
我的事:我的需求我满足
以前我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若得不到就会很失落沮丧。比如,在厨房辛辛苦苦收拾了半天,打扫得干干净净,老公回家看了后居然什么表扬的话都没说。倘若我启发他,“你看看这灶台、抽油烟机,是不是干净了很多?你没什么要说的吗?”他只会假大空慢悠悠地敷衍一句“你~真~好~”,听他这样说我真的很气愤,甚至会跟他吵起来。
现在不会了,他还是不会说赞美的话,但我不生气了,不再觉得我需要的赞美他就应该给必须给,因为这是我的课题。
首先,收拾东西打扫卫生是我的选择,让家里清爽起来就很开心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好。
其次,希望被看见、被肯定是我的需求,我可以自己肯定自己,也可以在闺蜜群里晒图求表扬,没必要非得从老公这里寻赞美。
再次,若我就是想得到老公的肯定,他很不习惯这样的表达,我可以选择教他怎么说,所以,现在我就会跟他说,“老公,求鼓励!你可以说,‘厨房收拾得真干净,看起来清爽多了,谢谢你!老婆你真棒,越来越顾家了!’”无论他学不学,我替他说出来我希望听到的话,内在的需求就基本被满足啦!两个人都开心、轻松。
你的事:相信你可以自行承担
有时候,我们往往对别人的情绪过于敏感,害怕被讨厌被拒绝不被理解,为此会做很多工作或者自己情绪消耗很厉害。这方面要适度,关心他人感受是好的,但经不起别人有负面情绪就太玻璃心了。
这个道理还是几年前的一个下属教给我的。在一次深入沟通时,她告诉我,“瑞瑞姐,有时候咱们对同一件事的处理思路不一样,你作为领导有权利要求我们怎么做,我也表示同意这样做了,我觉得这样就可以了。但你经常还要不停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之类的,试图说服我这样才是更好的不应该那样想之类的,我就会很不舒服。”从这次沟通中,我学习到,领导可以提要求,下属也有权利保留自己的想法和小情绪,只要保质保量地把工作做好就可以。
人与人必然有差异,当你坚持要以某种方式做某事,而你又是这件事的负责人时,其他人有点不同意见和小情绪就随他们去吧!即便是你的下属,只要他履行职责就可以了,有情绪怎么消化是他的课题,要信任他会处理好,不必过度干涉。
我们的事:相互理解,协商合作
有些事儿跟两个人甚至多个人有关,那就需要超越“我”和“你”,而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民主协商,合作解决问题。将自己的立场强加给对方,行不通;不了解对方的需求和顾虑,不去解决深层问题,也达不成一致。
比如要不要生二胎就是夫妻两个人的事儿,不能单方面决定。我们犹豫了两三年,讨论了很多回,不断了解对方的想法、顾虑。要二胎我动力更强,老公更犹豫。我会经常发些要二胎有哪些好处之类的微信文章给他,跟他聊天时憧憬着要是有俩孩子的美好场景,用我的动力来感染他吸引他。
同时,我还要了解他有哪些顾虑。他主要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健康问题,针对此顾虑我开始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二是担心生下来谁来带,担心我还是经常加班的话,他甚至得带俩宝,对此,我开始调整工作节奏,提升效率把控时间,尽量早点下班少加班,在辅导大宝上面也多花心思。
通过多种努力,没有催促施压,自然而然地老公也同意要二胎了,我会跟他再次确认,“是你也心甘情愿要的哦,不是被我逼的哦,不会后悔吧?这是我们共同的决定,以后出现任何问题不要推卸责任哦!”都得到肯定答复后,我们就顺利地要了二胎,而且他非常非常自觉地承担起了照顾大宝的责任,接送陪玩陪睡辅导作业,都是他来,或许跟他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酝酿期有关,等他决定要时就是真的想好了,有勇气去面对去承担。
老天爷的事:尽人事,听天命
在生二胎问题上曾经相当纠结,最主要的就是担心孕育生产过程中我和宝宝的安全问题,头胎剖腹产又是高龄产妇,有各种各样可能的风险,类似于刘强东妹妹生产时因羊水栓塞去世之类的信息充斥在脑海,引发了很深的恐惧和焦虑。二胎,要还是不要?真是个难题。
用课题分离的思路去想,要二胎是我的课题,我要承担的责任包括:尽可能了解孕育知识,做好孕期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等健康管理,定期产检,学习生产知识,让自己尽可能规避风险、保持较好的健康水平。但孕产中有哪些风险的事儿是谁也说不好的,比如会不会提前破水、术中会不会羊水栓塞等,这属于老天爷的事儿,多想无益,就尽人事听天命顺其自然吧!
课题分离是一种能让人平静下来并找回勇气的人生智慧。就像基督教神学家尼布尔的祷文所说,“愿上帝赐予我平静,能接纳我无法改变的事;愿上帝赐予我勇气,能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但课题分离只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入口,并非终点,只是有助于解开相互纠缠的乱麻。人与人之间不仅要分开各自独立承担责任,还要联结起来抱团取暖。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是“共同体感觉”,唯有拥有共同体感觉才会有归属感、价值感,才能感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