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跟同事聊天,聊到股票。
发现每个人的思维确实很不一样。
在我看来,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一定的逻辑基础。
比日,买股票。
股票背后代表的是公司,那肯定得知道公司的好坏以及公司当前股价的打折程度,然后再来决定是否要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
没有明显便宜可占的时候,肯定不会下手去买。
但是,通过跟同事的聊天发现。
很多人并不是这样想的。
比如买股票,几乎都是趁牛市热闹的时候进来。
有个同事,趁乐视最高价是买入。。即便是现在也惨不忍睹。
可能是工科的原因,一项工程的开工,起码需要一定的逻辑存在,从道理上能讲得通,然后才是开始建设。
一如股票,得有一定了解,才能下手。
而不是盲从。
这应该是基本的吧?
可还有那么多人不是,
这是为什么呢?
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还有多大的偏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