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关“内耗”的说法】其实,所有人的功课是一样的

文章首发于“知乎”潮鸟,(公)啊呀是爱啊

望周知:昨日在知乎聊了两句,说我为何在这里回答问题,“其实是回答无数个我自己,就像创造一样,不断拓宽自己的边际。”

给建议多少是个颇具自恋色彩的行为,以为自己的方法多管用,于是大言不惭地给这个、给那个;被建议的人说不定拿着这东西挺鸡肋。

于是我建议一下如何使用别人的建议:

路径有很多,要听懂的是那做法背后的原理,即“我实际在干嘛”,听懂那原理,迎来自己的路径。

创造这件事不是件很刻意的事,很多时候,它是个“知道就行”的知道,周遭的元素会来配合你完成那解答,你投入的是行动与审视,无数个解答构成生命万彩的体验。



提问内容摘自知乎:内耗的人真的想求救!

作为一个间歇性内耗的人真的太难受了!有的时候踌躇满志,觉得自己一定能成,也鼓励自己,可就是很容易被打击到!

比如当我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一直达不到要求,我就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做这个的料,可是我也只会干这个啊,不干这个我还能干啥?但我为什么就是干不好呢?为什么他们就可干好呢?是我不够努力吗?那我该怎么努力啊?等等一系列问题充满我的脑袋,整个人一下子就低落下来了。

当看到别人的东西做得特别好的时候,我真的羡慕人家做得好,觉得自己比起来实在差太多了,觉得自己很没用,感觉身边人都有一技之长,都有他们在这个团体里无可替代的地方,而我呢?我好像……我好像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取代的地方,就好像我在做的事情,换成任何人来都行。尤其是这个团队里还有我喜欢的人,她并不喜欢我,我也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能力,没有什么能够吸引到她的地方,也会觉得自己很废柴......

当然其实有时候我也是积极乐观的 ,觉得这都是正常的经历,可是每次看到自己的不优秀和别人的优秀,让自己处于一个自我怀疑的状态时,就会觉得那样积极乐观的自己很可笑。

虽然我也知道精神内耗得靠自己调节,但是作为处于内耗中的人,真的真的真的好想求救啊!

这小孩求救的声音够大了呀,说明他内在力量也是很强的。

这个提问,放在第三周期回答。


来自网站Hippopx

一、内耗的来源

提问原文:怎么能停止自我内耗?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干啥啥不行,感觉周围人也看不起自己,都在等着看笑话,亲戚也都已经对自己失望了,我感觉我走过到现在时间,都是在为别人而活,自己没有勇气抛下一切,重新开始......

——知乎网友提问

回答:

你提到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很关键。我们先来说一下为何会发生“内耗”,而且强调是“自我内耗”,即由内部发生的自己与自己之间的消耗。

说明你内部有很多个“我”呀,这些我各自为政,都来指教你,都认为对你好,肆意对你表达看法,肆意对你发泄情绪,全然不顾你会被这些情绪、话语、价值观撕裂,你被它们拉得东一块、西一块,难以整合成一个人前行,于是停留在自我消耗中、内部混战中,满足哪个“我”都讨不到好,这也不对、那也不行,累啊,这就是“内耗”。

那么,这些内部嘈杂的声音是哪里来的呢?

也许你的头脑中会马上出现画面,也许会忽然一片空白。当你追踪头脑中那些熟悉的话语、熟悉的眼神、熟悉的评价与叹息时,你会意识到,这些撕扯你的情绪、评价与价值观就来自你身边最熟悉的人。有时候令人绝望的就是发现,你一直尊崇的、像个乖孩子那样忠诚的对象,其实是最阻碍你前行的人。

那么,为什么你会如此听取他们的声音呢?

这是每个孩子都会做的事。我们从小就会愿意听取养育者的话,并且愿意为他们的意愿赴汤蹈火,即使他们不说出口,作为孩子,我们也能阅读到他们内心真实的意愿,并且去尊崇、执行。每一个孩子都会这样做。

如果在生命的各个阶段没有健康地完成与养育者的身心分离,我们会把这种“忠诚”带到成年,正如此时的你。你会听取他们的声音,即使表面反对,内心也会忍不住认同,在无知无觉的行为中继续讨好那纷繁而嘈杂的意见。这些声音中有很大一部分不会因为距离而远离你,它们会内化为你对自己的“监视”、“督导”,于是你每天都权衡这些声音,每天都做着平衡工作,而你真正的自己却仿佛一个小偷,偷偷摸摸地活出一点非凡、跳脱、无拘无束。要在这些声音之中存活与发展,你的精力、自尊、自我肯定怎么会不消耗?

当你提到“感觉我是在为别人而活”时,你是否可以体会,这确实是在为别人而活,为你在儿时便内化与认同的价值取向而活。

为何你的内心会觉得有人“等着看你笑话”?为什么这些形象可以站在那里“等着看你笑话”?

因为这些声音从来没有为自己的意见负过责,它们的任务就是看你停留,看你自我拉扯时的样子。因为它们的生命就是停留!

想让自己的意见一直停留在孩子那里,是父母不愿离去的表现,是你那些亲戚恐惧自己“不存在”的表现。

你是很好的寄体。

你为了满足他们在你这里继续存在的愿望,就老体验“我不行”,这就是效忠。事实上你真的不行吗?你只是在配合他们演出“不行”罢了。你自己说的每一个字都是黄金啊,每一个字都是答案呢。如果你能听懂的话~

如果你变得自立、自我承担,敢输敢赢,敢成就敢丧失,不畏前路,这些人还可以在你身边叨叨吗?那些声音还有存在的空间吗?他们在你的生命中会变得无处落脚。这意味着有一部分的他们将无法在你这里寄生。

为何会如此?为何那些曾经保护你的声音渐渐地变得不是爱而是阻碍?

这是深远的话题,我们在很早的时期被植入了通过“以破坏他人的存在价值来堆积自己的存在感”这种意识,这种意识的本质来自对生命资源的争夺,来自匮乏。

许多父母、家人并不知道未经审视的评判、情绪和目光,会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但也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在这个部分的无知,导致了他们难以校正自己的行为、生出觉知。庆幸的是,现在提问的是你,恭喜你,因为懂得内省、自救的也是你。

当你说出自己放不下的时候,这也意味着你明白或许需要允许一部分声音从你的头脑中消失,也就是那些你尊崇、爱戴、忠诚的对象,在你的现实生活中和你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你需要抛下他们,独自前行了。

“分离”,是每个人的课题,这意味着你的成人、你的独立,意味着自我承担。你之所以感到艰难,是因为那些人、那些声音在你幼年时期大概还是给予了你保护、安稳、温暖,当你步入成年时,除了你们的关系要进行调整,也意味着你将真正地是一个人,一个人面对未知的世界,你要看到你的恐惧。

不是孝道,而是恐惧。

这才是你实际要面对的。经由内部解析与承担,你能看到在内心深处真正让你放不下的是什么。话题庞大,任重道远,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足以为自己骄傲了。


来自网站Hippopx

二、内耗时,可以做什么——瓦解

自我效能感低、内耗、自我 PUA、经常难以入睡……如何能让自己感觉舒服点呢?

知乎网友提问

瓦解内耗的同时便是自我探索。

1、停止内心的评判。

2、如果无法让内心评判的声音停止,就干脆倾听,好好听到那个内容,比如,“你是如此失败”,“你是如此丢人现眼”,“你不会成功的,你这样做就是个笑话”......好好听一下嘛,人家一直在你耳朵旁边念,你总对抗着,双方谁也战胜不了谁,于是拉扯、消耗、难以入眠,所以“自我效能低”。

3、好好地听,完整地听,还要念出来让自己听到,内部有一个你在呼啦呼啦地骂你、质疑你,你这边不听,它就要更大声,很费力气的。所以去听。别管那内容可能会击垮你,别去想象听的感觉有多恐怖,硬着头皮听那“最难听的声音”,然后呢?

进一步询问,“你觉得我失败,具体是哪些情况让你认为是失败呢?”或者“我造成什么样的结局、经历什么样的后果会怒骂自己失败呢?”

去把情况都想出来,反正你也睡不着,这些情况不会因为说出来而成为真实,反倒会因为你一直抵抗而侵占你的潜意识,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指导你,与其让它躲躲藏藏,不如双方公开对话。

——吵架也可以。

你可以和自己吵架,反正你也在和自己吵架,只不过这一次,你得更负责,更勇敢,更迎面,那声音要是想跑,把它揪回来,直视它,你已经逃得无处可逃了,于是才会内耗,别让自己逃,也别让它逃。那些拉扯你的声音力量强大,目前的你需要通过这些自我辩论锻炼自己的力量,练习为自己站台。

4、别嘲笑自己。嘲笑的声音也可以辩论。现在的你有一堆自我在内部打架,而那个最默默无闻的便是承担一切后果的最真挚的你,你得经历一次次自我辩论去听到那从不为难你却又真挚的声音。别恐惧付出。别害怕没有收获。最差就是现在的情况了。所以,就让它更差吧,把碗摔碎,撸起袖子干!

祝你好运~

哦,少说了一点,能听到内心的评判就是个能力,大部分时候的内耗只有感受,内心的声音因为长时间被忽略,可能需要一点一点提取。这是走出泥潭的第一步。


HIPPOPX

三、内耗时,还可以做什么——做无用的自己

进一步与内耗分离,与内耗的习惯性自己分离。这帮助你区分,而非停留。

区分哪个是真正的你,滋养的你,而哪些情形构造“被设定”、“被模式化”的你。

这是更加深入、激荡与勇敢的自我探索。


回答最开始的提问:

如果间歇性感到自我怀疑、内部有很多嘈杂的声音阻碍你前行,就在这段时间做做“无用”的事吧,做做与“成绩”、“功用”、“效能”、“成长”无关的事。

做做与让她喜欢你无关、获得赞赏无关,只是你脑子里想做但做完可能毫无收获的事。

去做。一定要去做了,你才知道那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概念——活着。

人如何活着?

奔波、拼搏地活着,还是活着?

活着本身是轻松的,因为活着就是活着,活着不是死了。抛开精神的意义,活着只能是事实。但若要给活着加上条件,例如“被喜欢”、“在某个群体中有一个位置”、“要被认同”、“要有前行的方向或动力”、“当下要有事干”......活着就变得有条件了呢。这是造成人们在生活中焦虑、坐立难安、苦苦挣扎的原因之一。

因为内耗的原理我已经在前文中讲得很清楚了,于是在这里进行一点方法上的建议。这不是唯一的途径,而只是和原理并行的方法之一。

为什么建议在内耗的时候去干一些与成绩、获得无关的事?与你想要什么无关的事?只是脑子里出现了,想去,就去了。

因为这是“活着”的另一个样子,却是本来的样子。

去体验一次啥也不带的活着,去体验一次无条件的活着。你现在没有和我阴阳相隔吧,你还在这个物质世界,你便一定是活着的,只是你不大允许自己“没有成绩地活着”、“不像某些人看上去那样活着”,你一定要一个定义,一个归属,一个自我交代。那么,允许有那么一段时间没有交代,没有定义,没有落脚地,看看没有精神落脚地的你,会不会消失,问问这个无处依傍的你,感觉怎么样。

毫无技术地画幅画,蹲在公园的池子边喂鱼,傻不拉几地追云,你还是不是你?还有没有一块地让你踩,这世间有没有一个位置让你待?

你现在脚踩的地方,难道不是你的位置?现在的你,难道不足以是你,不值得活着?

我告诉你这是什么,这才是“你在创造”。

通过这样的经历,你会遇见真正的自己。

(所谓真正的自己,即,什么样的我是舒服的,什么样的我是自信的,什么样的世界是我愿意创造的。这就是你。)

呀,我是不是在告诉你,你可以获得什么。请将这个放下。这是干完以后可能发生的事,不是计划中的事。

生命就是呼吸。呼出时你在奋斗、你在创造,你在为了自己想要的而做点什么,不知道结果,就是做;而吸的时候,你就停止了,这个时候你在无意义中,你什么也没有,空空荡荡,干啥都没意义,干啥都与创造无关——看似,哈哈,生命在一呼一吸间,你才活着,这里才有个你。

允许自己呼吸嘛。

(写完觉得老人家真是灵感爆棚啊~)

进一步释义:

我尝试把原理讲清楚。有心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

内耗的人一定是乖宝宝,因为内耗本身是一种效忠姿态。效忠的对象阻碍了真我的发展,在内部与真我打架,于是产生内耗。

内耗的人是温柔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偏向把痛苦和矛盾压抑在内部,而不愿向外攻击。

如果想彻底解决内耗的话,办法一,回去打架。注意,你的目的不是打赢,而是打明白。

这是过程。前文已讲过许多,不赘述了。

为什么真我会和那些声音干架呢?难道大家不能决定一致吗?

不大能。这取决于养育质量和生命的动力。

如果你在幼年需要遵循的既定规则较多、需要满足的期待较多,需要拥有的“美德”较多,而自己的发现、专注、自然的发展和碰撞较少的话,可想而知,自我负责和探索的能力有多遭到压抑。

创造的本意是多姿多彩、丰富、不重样。那些教育你的人生,是已经过了许多遍的,创造不会很喜欢重复的东西,它想要新的,没玩儿过的,即便在你小时候,为了顺利长大而屈就于那些老教的规则,但现在你长大了,你有成年人的力量和身躯,你内在的动力势必会促发你去尝试新的人生。那么过去的老人生、老规则、老教条、老安全法则,就会形成阻碍。

创造的本身不是不死,而是无限。

对于生活在这个星球的大部分人而言,我们就会经历这个过程,不断推翻过去,突破边际,去未知的领地。而你需要明白,摆脱或推翻某些观点,甚至意味着冒天下之大不韪,从精神上说,冒生命危险。

你得知道,这突破的份量。

法二,有意识地做无用的自己,就是直接撇去“要活着就必须......”的声音,直接跟随灵感。

那个灵感就是无意义。

因为你是无条件被爱的,这是实相。所以当你跟随灵感去做事的时候,你就是在“不必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被爱”。去体验这个。无论掉下来多少次,不厌其烦地再次进入这个频率。

至于到底有没有价值、会不会创造价值,自己去感受。

终结内耗,就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谁了,摸得到自己的脉络了,你便看见自己的位置了。

那是你从一开始就有的位置现在,你才看到它。

讲到这里,我有点战栗。其实,所有人的功课是一样的。



Hippopx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