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处理情绪?
我们大多数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面临大考、就业、跳槽、升职等重大事项时,我们往往能够对结果有个预判,不管是好是坏,基本都能明白怎么回事。
不同的是,有时意外发生了一件小事,带来的结果往往是从未想到的。
有些小事发生后,我们往往陷入懊恼、气愤、不甘等不良情绪中,甚至埋怨、猜忌,心心念就这点破事,如果不及时调整,逐渐升级后果终将难以收拾。
大多数人都明白,我们处理不好这些小事,关键是如何控制和管理情绪,很多文章都给出了很多答案,如加强修养,提升格局等等。
说白了,格局呀,修养呀,这些聊起来都会让人听了楞楞的,总感觉好像明白了,但总抓不住,摸不着。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无法操作!
经济学里有个名词叫"边际考虑",是一种只看现在和将来而不管过去的一种思维方式,因为过去了的事情就过去了,它对人们现在的决策没有影响。王福重先生在«人人都爱经济学»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比如今天晚上要举行足球比赛,可是临近比赛的当口,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有两种情况:一是,你已经买了票,票价还不便宜,500块钱一张,是你近半个月的工资,而且不能退票。另一种情况是,别人送了你一张票,可是票不能转手,也不能退。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去还是不去看比赛,有没有什么不同呢?有人说自己买了票后去看的可能性,比别人送票的更大些。也许你真的这样想,可是你这样做是不理性的。其实,这两种情况,对你今晚是否去看比赛的决策的影响是一样的,没有差别,也就是在这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增加的收益都是看比赛带来的愉悦感,新增加的成本都是淋雨带来的不舒服。如果你觉得淋雨不算什么,只要能看到比赛就高兴,则不管你是自己买票还是别人送的票,都会去看;反之,则不会去。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不要再考虑买票的钱,那些事情已经过去了。你很想去看的演唱会这两种情况下,增加的收益都是看比赛带来的愉悦感,新增加的成本都是淋雨带来的不舒服。
洋之高只提倡简单主义,所以,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说,已经发生的,关我毛事,不划算!我考虑的是现在和将来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