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儿读小学二年级,学校将在三年级时开设英语。我觉得,如果不能尽早的对孩子进行英语启蒙,最迟也一定要在学校开始学习英语时给孩子奠定比较厚实的英语听说基础,那样才能抵抗得了学校的应试教育啊!
上午10:45放学,下午5:15放学,每天的家庭作业不算很多。我们一天的英语学习流程大致如下:
每天上下学的路上、车上,中午的午饭前以及午饭期间,是坚持磨耳朵的时间;晚上写完家庭作业,复习完语文和数学,有半个小时固定的学习英语的时间。
(一)
磨耳朵是英语语音输入积累的总称。儿歌、童谣、动画、绘本音频、英语课文音频、英语句子音频都是磨耳朵的素材。磨耳朵既包括精听也包括泛听,是一件很系统的事情,并且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做法。
儿歌、童谣,重点在韵律节奏和听力辨音。
儿歌、童谣可以在平时作为消遣的内容听着玩。女儿吃饭、在家游戏的时候,儿歌都是作为背景音乐随机播放的。对于儿歌,我不要求孩子把每一句歌词都弄懂含义。有些儿歌,我会先自行学会,有时间就和孩子一起哼唱或者边唱边做动作或者跳舞。在这个过程中,语音就会不自觉地进入到孩子的脑中,不久就会发现孩子会跟着旋律哼唱了。
英语课文的音频、英语句子的音频,我都是下载在手机里,在女儿上放学的路上、车上播放。而这部分内容是为后面的英语学习,尤其是为“有效输入”作铺垫。
绘本和动画片吸引小朋友的不是语音而是人物和故事情节,因为有情境对应,所以是培养听力理解能力的好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效输入”。
(二)
磨耳朵是必须的,也是有效果的,但如果只是放放动画片、放放儿歌、放放音频,就指望孩子自然而然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孩子的英语学习必须在大量磨耳朵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输入”。
何谓“有效输入”?大概的意思是指孩子对于听到的声音能理解它的含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力理解”,这样,声音才变成了有意义的语言。
如何有效输入?
我是这样做的。
(1)根据英语课文的内容,与孩子进行分角色表演
我们拆开“表演”这个词:表现、演绎,就是把你要表达的东西以一种演绎的形式来表现出来。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角色扮演对孩子们来说,是游戏又绝非简单儿戏,它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
角色扮演游戏能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这对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大有好处。
对于孩子来说,事实与想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角色扮演能进一步激发宝宝想像力,对右脑发展很有好处;模拟对话能刺激宝宝左脑的语言中枢;孩子的想象力如果能通过语言自然表达,将极大促进左右脑开发。
孩子通过模拟各种角色,会逐渐表现出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模式。如果他们经常扮演较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等角色,自然会有更为成熟的思想和言行了。这就是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
女儿启蒙学习英语的主要教材是《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每一课都配有简单插图,而且每一课基本都是对话形式,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以及分角色表演。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的课文,我让孩子反复听,听熟悉了那一课的语音语调之后,让孩子看看课文的插图,跟着音频,一句一句跟读,每天都会跟读几遍,最后会熟练背诵。
会背诵不是终极目标,每课课文,都要能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
表演时,有道具,有动作,有表情,而且会为那段对话设置一个故事背景。
比方《Excuse me》这一课,我就为孩子设置了一个小故事:“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翠花’,对啦,她是一个漂亮的熊姑娘。”女儿听到这里,已是乐不可支。
“翠花在火车上只顾着玩手机,下车时忘记拿她的handbag(手提包),坐在她旁边的是一个帅哥,啊哈,他的名字叫‘熊二’。”女儿哈哈大笑。
“熊二拿起翠花的手提包,对翠花说:‘打扰一下!’翠花已经走到车门口了,她回头问熊二:‘有什么事吗?’翠花还有点不耐烦呢。熊二是个害羞的男生,他的声音有点小:‘请问这是你的手提包吗?’翠花没听清楚:‘你说什么呀?’熊二将手提包举起来,大声说:‘这是你的手提包吗?’翠花一看,啊!原来是自己心爱的手提包,里面还有自己最爱吃的巧克力呢!所以,翠花赶紧跑过去,对熊二说:‘谢谢你!非常感谢你!’从此以后,翠花就跟熊二成为了好朋友。”
这样的故事,女儿百听不厌,然后邀请她跟自己一起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她当然是积极参与啊!
而这个故事的台词,就是英语课文的内容。都会表演了,这篇课文,孩子当然是记住以及理解了,而且,难以忘怀!
(2)有效输入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比方读绘本,也是一种非常简便而且有效的方法。
但是,我还要强调一点的是,不要用“有效输入”完全取代“大量的听”,两者要结合,要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