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我26岁这一年让我做了妈妈,有了宝宝,无论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难,无论伤痛有多么疼痛,无论高烧是烧到38还是40度,自己都能够坚定不移地爱着这个怀里的小肉球,无论上一秒发生了什么,下一秒都会对着宝宝说咿呀的开心的话语,只要宝宝一笑,就只感觉到幸福围绕,而不再有任何烦恼,我想,这也许就是天使吧。
去年生日写下的那篇文章,多数是描述自己在那一年学习的经历,那时候对于自己是意义巨大的,然而现在看起来,还是感觉到了那个时候思想的稚嫩的,没有认识到真正的学习是什么。真正的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不是学的多就是好,而是,虽然学的少,但是把学到的所有都全部内化,能够举一反三,能够主动地将脑海中的知识创造链接,能够去寻找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
去年一年,自己怀孕状态对自己的要求实在是非常放松,享受了一年的女王待遇,从不强迫自己。在孩子出生以后,自己明显感觉到在学习的时候边际成本明显增高,这个明显表现在自己在学习易仁永澄老师公众号的时候,虽然怀孕的时候也在看易仁永澄老师的更新,但是越来看着越费劲了,过了两个月再打开,完全看不懂了,什么假设,什么高维投射,什么底层逻辑,还有各种模型简写,这些关键的知识看不懂以后,读这样的文章也不能够用我原来的5分钟不到就读完的快餐式阅读来进行了。所以,最近,我采取了慢就是快的方法,放慢学习的速度,一晚上也许只研究一个模型,也许几个晚上去研究一个模型,就是为了彻底掌握,熟练应用,使边际成本递减。
自己在做GTD 总结的时候,发现自己在为数不多的项目中,有一半都是有关于学习的,想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从这个项目数量显示来说,自己现在主要的问题也许就是积累。一定要积累,争取厚积薄发。
27岁生日,所以在最后的100天里,我决定认真地整理自己的朋友圈,改掉以前朋友圈一个月不会更新超过五条状态还有4条都是转发链接的状态,作为新时代的社交名片,一定要好好整理好好展示才行。我觉得自己可以发的朋友圈有以下几点内容:晒娃,晒自己的学习成果,晒读书感想,晒书单,晒推荐,晒自己的文章,晒快乐的感想,晒幸福。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朋友圈更好看,让老朋友,不常见面的朋友,新朋友都能够更多的对我有一些了解,这也是建立个人品牌的初始阶段吧,让我这个人在朋友圈里有温度。
26岁,我接触了网络学习的大世界,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看到了越来越大的世界。自己从一无所知再到沾沾自喜,再到焦虑不已,然后又借怀孕之名放飞自我。有了孩子以后,我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之快,100天瞬间就过去。这份甜蜜的压力,促使我必须和孩子一起成长,走在孩子的前面,育儿之前需育己。在这孩子出生的100天里,我连听带看了《不吼不叫》,《无条件养育》《正面管教》,《游戏力1》《这样说话孩子才能听懂》《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关键时期关键教育》这些书,还查阅了《西尔斯亲密育儿》《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毕生发展心理学》这几部厚厚的书,我发现自己现在对孩子的心理学,如何正确的养育孩子这样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所以,育儿知识这个道路我会一直持续下去的。
我生活在吉林省通化市,城市很美,节奏很慢,不是早晚高峰,公交车哪站上车都有坐,虽然有着去大城市的向往,但是似乎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27岁的生日,我想,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即使不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我也要往好一点,再好一点这个方向努力。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我在我家能看到小区里的幼儿园,我亲眼看到,那个幼儿园的老师对着孩子喊‘我问你热不热,热就赶紧脱’,就这一句话,我就觉得,这个幼儿园我是肯定不会送我的孩子去了。《关键时期关键教育》这本书里提到的,孩子6岁之前,是他的性格精神培养的关键时期,是让孩子学会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重要时期,如果让孩子在这样的幼儿园里上学,无疑是对孩子的惩罚。这种有些愤怒的情绪,促使我要个孩子找一个好的幼儿园的愿望极其强烈,我还设想,如果通化不能够有一个好的幼儿园,我是不是可以开设一个呢?这是这个情绪催发出来的创意的想法,没有,就去创造。
27岁生日,减少了年轻时候的青涩,增加了对生活的成熟;减少了对未来的迷茫,增加了对当下的执着;减少了生活中无畏地原地转圈 ,增加了结硬寨打呆仗的螺旋上升;减少了生活中的高消耗低收益事件,增加了高收益高回报时间的注意;减少了生活中的情绪黑洞,增加了对生活美好的察觉;减少了松鼠症的囤囤囤,增加了断舍离的清空和整理;
27岁,生日快乐。
祝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幸福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