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是广东北部的一个小城。初来时,在车里望着远处的群山,乐昌就像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自然、幽静、没有尘世的污染。
我第一次听说乐昌,是在去年广东省考报名。因为专业的缘故,可选岗位不多,这是离家乡最近的地方。那次了解,只限于网络。一下午我几乎看遍了整个网络关于乐昌的资料。从百度百科、百度乐昌吧,到政府公众网站,到微博搜索乐昌关键字……我就此尽了兴,决定结束浏览,算是有了了解。7月14日,我踏上了前往乐昌的旅途。当时我之所以选择早早开始工作,可能是下意识地感到精神需要充实。因为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后,不免无聊得令人紧张,哪怕前途一片未知。为了尽快探索未知,我来到了乐昌。
乐昌的环境,的确和家乡不同了,虽然它距家乡只有三百多公里。这里没有家乡厚重得古城墙,没有宽阔平坦得街道,没有脱口而出的历史文化名人,没有 熟悉亲切的菜肴和口音。这里只有风、水和山。只有白云之下的幽翠的山,静静的,似动不动。只有心中的节拍和着远处街上的音乐。
来到乐昌,这个未来可能生活很长时间的地方。虽然,按时间说,这也恰是在太多的“观光”之后的又一次“观光”。乐昌是一个很小的城市,是广东的最北部,这里的四季更分明,也更容易感受生活。乐昌,像南方的整个环境一样,小巧、精致、引人玩赏,它没有广阔的平原,也并不大大咧咧,它就在南岭山脉之中。同周围的城市一样,有一条穿越城区的河流、森林、和散在其中的小镇村庄。我买的房子是高层,夜晚远眺,幽黑的山,肃静极了,似有一种墓地的崇高。我想起无意中看到的康德的墓志铭:
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大地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有一个假日,我带家人前往一家农庄吃饭,刚到时只有一位看门人在。他看起来很忙,但很殷勤地领着我们参观,尽他所知地向我们介绍,包括这里的设施、果树和禽畜种类,也包括他告诉我们他们家的农庄,口味是乐昌第一流的。
当我们在那个农庄就餐时,餐桌就放在果树阴下,周围是草丛,还有草丛中的飞虫。外婆不经心地说:“乐昌的一切都很友善,你看,这里有许多小动物、小飞虫,但其中没有一种是为害于人的,这里有各种草木,也没有一种是有毒的。”我不由得作出了我的评价:乐昌也许不具有太特别的景色和文化,但它可能是最能体现小城市形象的一个城市了。小城中繁华与落后并存,但没有一种是为害于世的。小城不追求市俗的虚荣,不追求咄咄的声势。它只追求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接受来自群众的直接批评。
当然,乐昌并不是出世的超脱,相反,越多的触碰,越多的观察,就会有越多的感想,一种用其他途径都不能获得的感想。就如同经过乐昌的风和水的洗涤之后,心中的道德律会有一种升腾。当站在家里阳台向下看时,城市成了越来越理想的平面,坦荡,延伸到群山。是啊,整个世界都应当是这样的理想、坦荡、有底线。这时,在我的心里,对于那些网络的痴迷、未受教育的野蛮、对谎言的偏听、对不存在的崇拜,不再仅仅是厌恶、鄙弃,而且有一种可怜,对愚昧的可怜。对世间还充满物化女性和各种光怪陆离的养生节目和方法等等如此多的愚昧的可怜。 新文化运动早就过去了,但还没有完全过去。
深夜,我的想法更发散了。一则因为,夜的乐昌更静,更自然,你除了感到你的思想外,其他都消失了。也因为,每每偏安一隅的时候,总是会忘记很多与人相谈时所言的句子,其中总是包含很多莫名其妙的承诺,大脑在忙碌着应付肢体和声带的时候也悄悄的把他认为重要的内容记了下来,等到瘫软在床上,闭嘴闷声的时候,才会翻开这样的留存,那几句说不清道不明的话,就成为了不应的承诺,那些说了自己某时某地想要见到和完成的,就被另一个自己当做了敦促自己的理由。
夜更深了,乐昌已经睡去。
纪念这实际上并非多么清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