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赋能课第19期前天落下帷幕,我陪着13位同学,13位同学陪着我,我们一起在空中,以闭关的方式,以一种高强度成长的方式渡过了21天。凡是填写过夜莺系列课程报名问卷的朋友们,不管是静心赋能课还是灵动写作课,都知道问卷里会有这么一个问题:
你愿意关闭朋友圈21天吗?不看也不发。
有人说愿意;有人说从来没试过,但也愿意,希望自己能做到;有人说不看可以做到,但是学校要求给孩子打卡,我身不由己,发还是要发的;有人说我有孩子,做不到21天不看不发......
在回收问卷时,我得到过各种各样的回答,这些回答的背后展现出一个人什么样的状态呢?我当然也是能捕捉到的。
从2019年年底疗愈课(第12期)开始到刚刚过去的第19期,这个“规定”已经实施了8期,我自己基本上每一期都关闭21天。加了双引号的“规定”是因为一旦我接受了这些学员进来这个课程,我把主权交给他们自己,至于他们如何做,我完全不去干涉,我只是会告知他们,我会关闭。
这一期,有一位同学说,其实他来参加课程就是奔着这个来的。他希望能得到团体的力量让自己脱离朋友圈。也还有一些同学很可爱,如果遇到工作上或者突发情况必须要在朋友圈发个通知,他们也会先告知我,那是工作需要,不得不发,发的时候不溜达。
看到这些举动,我非常欣慰。我看到他们对这项“规定”的重视,同时也是对我的尊重。在带课期间,这些的情况都是非常滋润我的小点滴。虽然这是我的工作,工作会带来收益,但是收益远远比不上这些小点滴。我会感受到他们每一位对我的信任和珍惜。这些是千金难买的。这些种种的珍惜和尊重让我眼前一亮,让我重新去审视当初设置这么一个“规定”的瞬间,是出于什么初衷?
其实这个初衷和课程里的其他各项设置一样,我自己先是体验了关闭朋友圈的强大疗愈功效,我才把它作为一项“规定”设计到课程里。第19期有一位同学说,这种方式对场地没要求,操作性真是强。
是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去闭黑关,在我们无法出行,无法亲自到某个地方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的时候,关闭朋友圈其实已经带来强大的闭关功效。
有些学员说,在做这个决定到践行这个决定,其实从头到尾都会看到自己有多少对尘世、对外界、对虚拟空间的期待,企图获得认可和关注的贪嗔痴。
没错。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面强大的镜子。
我作为带领者来开展疗愈课程,我的宗旨不是在每一个人的背后敦促他们,他们要如何如何做,而是让他们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进入内观的流程之中。这些内观,他们可以和我分享,也可以不和我分享。基本上,他们都很愿意给我看,还非常期待我看完之后是如何回应他们的。我始终都相信,他们会自行发现一些什么。这也是我追求的方向。
我不是老师,更不是鞭策者,我只是个搭建场域的人,也是个他们随时需要我随时都在的人。
这个场域同时也是所有参与者搭建而成的,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搭建者。在一个课程里,我要做的就是如何调起他们搭建的能力、贡献和意愿,而这一切又是自然流淌的,没有刻意、无法预测、也无需强求。
所以,在这21天里大家都会获得一个强大的闭关效果。他们会觉得自己与世隔绝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的思考、顿悟、修整、反思都会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它是从内到外的一种改变。这个若有若无的、关闭朋友圈21天的“规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当我看到有人因此慕名而来,我感到欣慰。我始终坚信自己的直觉以及自行体验的感觉。我把自己当做是试验品,只要我自己体验时获得体会,我便相信这份体验同样也会在他人身上产生。
关闭朋友圈表面上只是一个不去看,不去发的举动,这期间能看出多少我们内在的模式呢?举个例子,我第19期有些破例,没能做到全程关闭,期间发了两条朋友圈。其中一条属于客观因素,另一条就纯粹是欲望了。发这两条的情景是这样的:
第一条:
家里的荔枝成熟了,由于疫情关系,前来收购的中间商少了很多,果农们的成品都有点滞销。我一直没帮家里卖过荔枝,每年也没有时间回去帮忙收获,都是爸妈顶着烈日一点点地摘起来,运到镇上去卖,这说起来我是非常不孝的。
自从大哥返乡做起了农产品和海产品的销售之后,他能帮爸妈分担一些。大哥发来信息,跟我说了家里的情况,我就决定发朋友圈帮助爸妈卖荔枝。这一条我觉得是客观情况,我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任何的批判。就如那些前来和我“报告”的学员们,他们也会遇到突发的情况。这些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我也跟他们说,其实不需要和我“报告”,这个权力在你们手里,没有对错,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合理的,都是被接纳的。
第二条:
那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的小说基本覆盖了全国的大多数城市的图书馆,因为激动而写了一篇文章,然后把这篇文章发到了朋友圈。这一个行为过后反思,这里面是有欲望和期待的。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从而感觉自己的作品有点成绩,我也想得到外界的认可。当我发了那条朋友圈之后,随即也会迎来羞愧感,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欲望,看到了这份贪嗔痴。但是,随即我也会放过自己,因为我从这个事件中得知了自己深藏的欲望,看见就知道了,知道也就过去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总是说自己会对自己的课程心生敬畏的原因,我不仅是带领者,每一次我也是参与者。它每一次都会让我觉察到自己深处那些见不得人的欲望和执着。如果我自己都无法正视自己,我是带不了这种课程的。我喜欢做这种赤裸裸的人。
我始终觉得做真实的自己总会有一股原始的力量,这股真实,能够被我吸引过来的人,他们看到的是真实,不是一个包装出来的我。
我越来越信任生活里的友谊。真正的友谊不仅仅依靠朋友圈里的点赞和互动,真正的友谊是不管我们有没有看彼此的朋友圈,当我们相见,我们依然很亲密,能够进行灵魂的对话。我知道对方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我也知道自己有事情要忙,但是我们也知道,线下的某次推心置腹的交谈,比在朋友圈里的一万个赞要宝贵得多。
我也越来越相信,朋友圈不是一个只用于做流量的地方,它也需要高品质的输出。而这份高品质,需要沉静下来去生产、去创造。
前两天看了一篇作家毕飞宇的采访,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外面的世界,你精彩去吧,我写我的。”
回到作者的层面,更加需要沉静和沉淀。
最近禅坐的时候,总感受自己像一个“十”字,不管横还是纵,我都是平衡的,不增不减,不悲不喜的,这种“不变”可以应“万变”。
我意识到,这么多年的坚持、练习、行动、反思、行动、反思......已经让我品尝到这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