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治疗疾病的概念是在《内经》中提出的,那时称之为“五音疗疾”。古人把五音阶中官、商、角 、徵、羽与人的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等生理、心理内容用五行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官,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根据这段文字的叙述,人体的肝、情志的怒与音乐的角都属木;人体的心、情志的喜与音乐的徵都属火;人体的脾、情志的思与音乐的宫都属土;人体的肺、情志的忧与音乐的商都属金;人体的肾、情志的恐与音乐的羽都属水。
中医认为,用音乐和用中药治病一样,乐曲也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所谓归经是指其作用的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腑脏经络的概称。药物往往对某一经或某一脏起主要作用,不同音调的乐曲在这方面也有所不同。前文所说的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等就是指这个说的。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E调的乐曲主要作用于肝,G调的乐曲主要作用于心。药性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音乐对人的影响也有类似的趋向性,有的乐曲能使人精神振作,有的乐曲能使人感到悲伤,有的乐曲能使人心情镇静,甚至能使增高的血压降低。音乐也和中药一样需要炮制和配伍。同一乐曲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以及演奏的节奏、力度及和声等都可能使其对人的情志产生不同的作用。根据五音同五脏的理论,不同音调、不同风格的乐曲可分别对五脏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总之,音乐治疗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欣赏,它是在特定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乐曲旋律、节奏中,使病人心理上产生自我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国内已有音乐工作者与中医结合按照中医理论创作出一套五行音乐治疗用的乐曲。当然也可在现有的中外乐曲中按照辨证论治和以情胜情的原则予以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