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习作教学,我一直存在一定的困惑,每次认真的教给孩子们习作的方法,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今天有幸聆听了汤瑾老师带给我们的“同本取向 思维写作——基于统编本教材的教学实践”我了解到小学习作教学主要存在的三个误区:其一,儿童写作主体地位的缺失。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儿童视角的缺失,教师忽视了儿童写作的主体性,没有引发儿童在习作过程中的真实参与,特别是情感的高度投入。 其二,习作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存在泛化、概念化、套路化的倾向。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或者是“无为而治”,听之任之。不少教师不能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习作要求给予适切的方法指导与点拔。其三,习作教学还处在“浅表学习”层面,以套路化的“雷同文”为满足,习作教学费时费力,但学生习作增量不明显。教师忽视了在习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学生写作思维力、创新能力的激活与锻造。
儿童是写作的主体。关注儿童,贴近儿童,引发儿童的真实参与,激活真实情感和写作思维,这才是最正确的习作教学立场。如何激发儿童的情感,促进学生言语动机的产生,调动他们的阅读积累与生活经验;如何组织教学,寻求最佳的教学路径,这应当成为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并落实的问题。 小学习作教学在起步阶段就要走上言语表达的健康之路。“童本取向”要凸现教学对象;尊重儿童的特质;选择合适的教学;促进自主的发展。我们提出的”童本取向,思趣写作”,要立足儿童本位,关注儿童写作情感和写作思维,激发儿童情感的高投入,思维的高运转,落实技法的高站位,在轻松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实现儿童言语生命的自由表达。力求通过儿童喜欢的教学方式,激发儿童习作过程中情感的高投入、思维的高运转,落实技法的高站位使得习作教学不架空,不跑偏,不低效,让学生走上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写作之路。
统编本习作“三个指向”指向儿童,要求将儿童放在习作教学的中央,激励每一个孩子说童真的话,写童真的事,抒童心的情;指向生活,力求将习作与儿童的生活、成长建立丰富的联结; 指向实践,强调学生在习作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表达,习得言语智慧,实现习作能力的螺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