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时间变慢了?要么是日子不好过,太煎熬;要么就是你真的很充实,进入了加速成长期。
最近一个月还挺欣慰的,因为每一天都很充实,以至于大脑产生了过去了好几个月那种错觉。
回看了一下,我从5月20日开始写日记,到今天还不到30天。
但是在自省日记的敦促下,我没办法偷懒、懈怠,我强行增加了每一天的「时间密度」——从醒过来到入睡的十几个小时,我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蚂蚁,不停地找事情做,绝不让自己停下来。
比方说,早上打的去公司,等车、以及坐车的过程中,我的第一反应跟以前完全相反。以前我要么看微信消息、看新闻打发时间,要么闭上眼睛打个盹;今天呢,我十分自然地掏出手机背诵“背个X”里面的片段,毫无违和感,生怕浪费了这十几分钟的光阴。
又比如,以前我发现自己经常在睡眠不足、或者运动过量之后,第二天进入长时间的低效、容易分心、情绪暴躁。仔细一想,其实不过是心里憋着一股气:“为什么不让我多休息一下?!”、“为什么我这么辛苦?!”但我发现,不过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放水,为走下坡路放行而已。谁说带着疲惫就不能做事、不能保持专注、不能控制情绪?
人是最喜欢找借口懈怠的物种。
我们经常发现自己以“心情不好”、“身体有点不舒服”、“今天没精神”、“太吵了没法做事”为理由,然后心安理得的偷懒、休息、或者投入到娱乐消遣。但事后往往又心生内疚,感觉又虚度了一天,狠狠批判自己一番,决定第二天要好好振作起来。大把大把的时间,就在这样的拉锯战中白白浪费。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挣扎”?
这种挣扎的背后,是人的信念在左右我们的行动。
如果相信“劳逸结合”,你就会在一天的活动中安插大量的休闲活动;如果相信“每天要睡够8小时”,睡眠稍微差一点,你就会在白天理直气壮地给任务打折扣,因为自己精神不好;有一些人学心理学而不得其法,吸收了“有情绪就要宣泄出来”这样的糟粕,于是变成了歇斯底里,随时抱怨和失控的状态。
但是从伟大人物身上,我看到截然不同的一面。孙正义年轻时把书铺满了几块门板,废寝忘食的苦读;埃隆马斯克创业,扛着睡袋在办公室没日没夜的干;习近平主席说,每天干到12点就不干了,去睡大觉。他们永远想的是,做更多,做更好,而不是多休息,多玩一玩。
大多数人所谓的“辛苦”,标准太低,几乎没了底线。
当那些优秀的人以“躺床上5分钟没睡着,说明白天过得太轻松”为标准,来衡量自己时——平庸之辈绝对不多做哪怕一丁点,他们分秒必争,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寻求刺激、追求即时满足。
当学霸们白天正常上班,每天还要学习到夜里1、2点——学渣们却总在抱怨时间不够,没有机会提升自己。
当80岁的钟南山,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天还要抽时间运动半小时,保持健康和体力——很多年轻人可能几个月都没有认真锻炼过一次,走几步路就叫苦连天。
相信什么,就成为什么。
以前我相信,只要找到“克服拖延”的方法,我就会具备行动力。其实克服拖延之后,不过是正常水平,更高一阶的想法是「超前完成」,是比正常水平还要优秀许多,是在挑战到来之前已经做足充分准备,胸有成竹。
如果你想要在一件事情上取得突破,不要想着改善一点,不要想着“加倍好”,你要想办法做到“比以前好10倍以上”,才能取得彻底的蜕变。
“取法乎上,得其中也”。拥有最强大信念的人,才能打破自身固有属性,摆脱懒惰、贪婪、傲慢的劣根性,在曲折和障碍中百折不挠,不断向理想靠近。
一个月的时间,原来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这段时间以来,我彻底消灭了自己找借口、找理由的动机。这种细节上面的改变,源于我的底层逻辑的大转向。从前的侥幸心理、偷奸耍滑,彻底转向了实实在在,用「全情投入」的时间来积累。
竭尽全力,才是堂皇正道。但还需坚持。能够坚持做到的人,必然在三五年后进入常人“无法想象之境”,活在他人想象之外。
总结:
1、不要合理化: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轻易妥协;该做的事情,不要随便滑坡。
2、不要外归因: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别人的错、不是环境的原因。
3、信念边界:难到窒息的时候,努力再多走一步,克服了,你的能力边界也就突破了(绝大部分人的问题在于,只有一点点难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
4、刀刃效应:每一件小事都是一次选择,一面是上进,是坚持;一面是堕落,是颓废。落向哪边,就在惊险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