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本人原创,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二八年华端自持,端方恭俭理明思。
光华渐隐怜哀叹,明珠蒙尘翅羽折。
花开花落花终败,人嗟人怨人不再。
别君无愧心自持,寂寞落红无长春。
——《光华散》
01。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看完《如懿传》总富察皇后下线的这两集剧情,忽然脑海中蹦出了这两句诗。
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富察皇后与乾隆的感情就是如此,去世前乾隆的一番冷言冷语深深刺痛了这个从来不为自己考虑的女人,让她怀着不甘含恨去世。《如懿传》里的富察皇后,既不够善良又不够狠心的女人,坦白说并不讨人喜欢,她的一生为家族而活,为丈夫而活,为儿子而活,却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
她与乾隆皇帝的结合看似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她的最佳归宿,却也在无形之中酿成了她的悲剧。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成为一个正妻,如何帮助丈夫料理家事,如何帮助家族振兴繁荣,但她却从来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如何与自己的丈夫相处。
乾隆对她有敬有怜却从没有爱。一个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爱的女人,面对一个冷漠多疑的丈夫,她的结局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
人生在世最为悲哀的,便是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而富察皇后的这一生一语成谶,死后享受无尽的殊荣又有何意?
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琅嬅纵然有千万般不好,从前她活着的时候乾隆你可珍视过她半分?死后大张旗鼓惺惺作态,究竟是真的追念还是只为做戏?
冷心冷肺的人,不值得为他丢了性命。
02。
这世上从来都是没有后悔药的,什么样的因一定会种下什么样的果。乾隆这样薄情多疑的人,多数对于她的女人们只有宠,没有爱,哪怕贵为皇后,琅嬅的待遇也没有比其他人要好多少。
乾隆要的是一个能够全他体面的正妻,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一个有体统的皇后,一个能够帮他操持起后宫这个微型社会的女主人,而不是和她相濡以沫的妻子。两个因为利益而结合的男女,想要谈感情,实在是太奢侈。
如果一对夫妻没有情感来维系,有的不过是利益的牵绊,那么一旦利益平衡被打破,他们之间的关系顷刻之间就彻底瓦解。
乾隆在琅嬅去世前后的态度可谓是大变脸。生前对其不闻不问,没有多大关心,死后却各种追封厚赏,甚至把她去时所乘坐的船只都搬进了紫禁城,劳命伤财,着实令人感叹唏嘘。
愉妃海兰看到这样的场景就说了:生时没有对她多好,死后却这样大张旗鼓,到底是做给谁看?
03。
是的,做给谁看?
在这部剧中的乾隆性格阴沉,连青梅竹马的如懿他都不是全心信任,何况这个他当初因为利益而娶来的琅嬅?乾隆在琅嬅弥留之际说出的那番话,无异于让琅嬅彻底寒心,她感慨一生付出付诸流水,更悲叹自己似乎从未真正认识这个枕边人。
疑心易生暗鬼,何况这位皇帝永远都在盘算着身边是否有谁在计算着自己。所以这位因为利益而来的琅嬅,自然他从来都不曾信任。
大臣们需要一个拥有良好形象的天子,琅嬅出身的大族需要一个背景雄厚的姻亲,后宫中需要一个温和长情的丈夫形象。乾隆深谙这些道理,而富察皇后的去世正是他发挥和表演自己的绝佳时机。
生时从来不爱的人,死后又如何让人对她情深意长?就算偶然想起她的时候心中有愧,但那又如何?江山为重的他早已经做出了选择。哪怕他真的悔不当初,但类似这样的后悔和追忆,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意义。
《大话西游》的那一段经典台词: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给我重新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她三个字说我爱你!
是的,这段经典台词广为流传,很多人都说是对于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最佳写照。但在这里也想问问大家,人生在世,世事无常,当你准备回头的时候,那个人还会在原地等你吗?所以后悔和追忆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不过是当事人用来安慰自己的麻醉剂,又或者是树立长情正面形象的外衣。
所以当你失去一段感情,不管是因为误会也好,因为争吵也好,当时没有解决的,回过头来的反复纠结挣扎,甚至又重新开始想念,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就像剧中的富察皇后再也不会回来了一样。
04。
琅嬛福地,女中光华。琅嬅有着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和她给人的感觉一般稳重端庄,并不善于算计的她被架在了这个最尊贵的位置上,她的心里何尝又不害怕。她没有那么精明,没有那么好斗,只要不触及她的孩子和家族的利益,她什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平日里乾隆一直喊她皇后皇后,但她毕竟也只是一个女人,一个需要被爱和呵护的女人,她想要知道皇帝是否还记得她的名字。
从乾隆眼神之中就可以看地出来,其实他早就不记得的了,因为对他而言她只在意她是琅嬅的女儿,只在意她背后庞大的家族势力,在意她嫡出的儿子们,而她至于是叫琅嬅还是别的其他名字,对于乾隆没有什么重要性。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和慧贵妃薨逝之前一样,乾隆依旧对其猜忌揣测,从头到尾他最在意的不过是自己的利益和皇家的体面,从来不听任何人分辩一二,哪怕不是她做的事情也都一股脑的把帽子扣到了她的头上。
乾隆想要的那种事事顺他心意的女子,这个世界真的会有吗?他念念不忘的不过是那个被美化的富察皇后,而不是真实的琅嬅。
一个人如果你连她的名字都不愿意去记得,方要到死后才肯知晓她的美好,那岂不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可悲?
尾声。
琅嬅的一生不过是利益下的牺牲品,从她踏入紫禁城的那一刻开始,她身上的枷锁就把她困住了,她不能够怨,不能够妒,更不敢爱。
她像是一个皇家天朝环境中的一个摆设,一个帝王维持江山稳固的象征。她固然不会爱,但对乾隆是真心的,她用自己笨拙的方式守护着家族和皇家的体面。
可乾隆呢?那个因为政治原因才求娶的琅嬅,只是他坐稳江山的筹码。
子非良人,齐大非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