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各科老师布置了若干作业,其他的还好说,写二十篇日记是儿子最不愿意触碰的区域,问起来,先是回答“不会”,再答“不知道”,又答“没学过”,总之,形式上构不成一问三不知,实质上乃是混沌懵懂一痴顽。
老婆的辅导方式很有效,她念一句,儿子写一句,这样写的优点是双方都省事,暂时来看“一劳永逸”,缺点是通篇没有一个字是儿子自己的储备,长远来看“一劳永不逸”。我是散漫惯了的人,一般不管,因为从自身成长经历反思,写文章、骑单车、骑摩托、开车这类事都是一个人摸索的,让人教,反而扯手扯脚,但架不住老婆那“摄魂取魄”的碎碎念,管起来,自然要雷厉风行,上纲上线。叫他过来,站在我的面前,分段,讲思路,该说的话一定要说清楚,不该说的话半句都不要说,至多两遍,搞掂!
求学的时候,对文章有一知半解:记叙文就是讲故事,说明文就是照葫芦讲瓢,议论文就是讲道理,散文就是揉面团,应用文就是讲格式,古文就是讲出处……阅读它们的最好办法,讲的再直白点,得分的必杀技只有“多背”,当学生,要背尽书上的文章,再补充一些名篇类、小众类、遗珠类,当老师,更要背背背,被学生当堂问个面红耳赤张口结舌的滋味儿,酸爽程度远甚中国男足屡射不进的脚!
背文章,是最高效、最实用的学习写作文的方法。肯下这个功夫的,保持几年,写作水平会翻着翻儿地提升。什么叫耳熟能详?什么叫脍炙人口?什么叫传世经典?就是一代代人传续的书,推荐的书,看反复,反复看,越看越爱看,越看越过瘾,恨不得抱着作者亲个嘴儿,看的多了,以至于差不多能背下来。到了这个程度,作者的精髓,差不多已经被你吸干了,你就像黑山老妖一样,功力大增。好文章是一个气场,不要去摘什么好词好句,此篇的好词好句,拷贝到彼篇,并不一定恰当,恰当也不一定和谐。作者不是为了好词好句才写文章的,那些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是作者行云流水的笔触走到这里,自然涌出的。你要学那个味儿,感受那个劲儿,不是生搬硬套那个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