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此书要从上个月选的书说起,五月份读后至今还记得上本书的要点是人生的结果跟思维方式成正比,为啥选择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属于思维逻辑系列丛书。重要的是,当我读熊逸的这本书时,觉得作者对庄子的这套思想不感冒,庄子的主张是逍遥、齐物、物化、无知、不得已。实话说,这本书我也没看明白…
对庄子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庄子梦蝶的故事,庄子累了睡着了,做了个梦,梦中自己化作了一只自由自在的蝴蝶。醒来后,他就开始迷茫了,不明白是自己化作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化作了自己。
这就是现实和梦境的的迷茫……
熊逸的这本书就是要从现实出发,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子,如果,庄子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朋友,整天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不出去努力打工赚钱,永远让老婆孩子过着要房没房、要车没车的日子,老婆会不会鄙视他呢?
所以,理论一旦联系到现实,问题就出来了。就好比销售的理论及工具,就要拿出来在客户身上用一用,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永远不要站在自身的角度看问题,换个思路,说不准就是一马平川…
说起庄子,大家最熟悉莫过于逍遥游,庄子的逍遥就是没有任何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东西束缚他,自由自在的生活,强调的是顺其自然的规律。再联系“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给出的套路就出来了,每个人抛弃自我主观的成见和执着执念,不建功,不求名,随波逐流。
齐物论太深奥了,不懂,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花鸟鱼虫齐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变为我,我变为你,庄周梦为蝴蝶,蝴蝶梦为庄周,这是一种真正的物我两忘的状态。因此,梦是庄子哲学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庄周梦蝶的故事早已经是尽人皆知的,而这个故事的内涵却并不太容易搞懂。
庄子回忆自己曾经梦为蝴蝶,当真觉得自己是只蝴蝶,而不知道庄周是谁。这就是物化了。
当然《逍遥游,当庄子遇到现实》之后,我也明白了,当你和别人的看法不相同的时候,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你不了解别人的世界的时候,请闭嘴!
不与夏虫语冰,就是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谈论冰雪。就算观念有冲突,无需纠正他人的观念,本身这就没有关系,因为你和他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但是,你不要表现出自我的优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人生来就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用来看世界,一只眼睛用来看内心,调整自我的觉悟。
看透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使精神层面悠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逍遥自在!
个人也认为通俗点就是万事万物皆有对错,这就看你站在那个角度。对也是错,错也是对,各有各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