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阳明传习录》下
有效时间: 1小时
阅读困难:没有
阅读收获:
【1】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①五官是身体的部分,没有心就没有视、听、言、动。心要视、听、言、动,没有五官也不行。所以没有心就没有身,没有身也没有心。就其充塞于形体而言称之为身,就其主宰行动而言称之为心,就其发动作用而言称之为意,就其意念灵明处而言称之为知,就意念指涉之处而言称之为物,只是一件事。②意念必然指向事物,所以要诚意就要随着意所指向的事物去格,摒弃人欲使其归于天理,那么良知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被蒙蔽,就可以致知了,这就是诚意的功夫。③良知是准则,意念所到之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点不得隐瞒。你只要不欺骗它,踏踏实实地按照它的指示去做,善念便存,恶念便去,这是何等的安心愉悦!这就是格物的秘诀,是致知的实在功夫。
【2】王阳明认为善恶是一个东西。①至善是心的本体。本体上稍稍过分一些,便是恶。并不是有一个善,还有一个恶与善相对。所以善恶只是一个东西。②程颐说:“善固然是性,恶也不能不说是性”,“善恶都是天理使然。即便说它是恶也并非本来是恶的,只是在本体上稍稍有过或不及罢了”。③去除恶念,自然就是善念,就是恢复心的本体。好比太阳的光芒被乌云遮住,乌云过后光又重现了。如果恶念已经除去,又要存个善念,就像是在阳光下去点一盏灯。
【3】王阳明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解读。“志于道”涵盖下面几句的功夫,好比盖房子,“志于道”是挑选木材,盖成房屋;据于德是房屋建成后,可以居住、依靠了;依于仁是要常常住在这个房子里,不再离开;游于艺则是装点、美化这个房子。艺就是义,是天理的合宜之处。必如诵诗、读书、弹琴、射箭等,都是为了调养本心,使其熟稔于道。如果不先志于道,就去游于艺,就像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不先去盖房子,只管买画来装点门面,却不知道将画挂在何处。
明日计划:阅读传习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