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小暖妞的情绪有点异常,除了老说自己害怕之外,动不动就会大哭,让她不要哭有什么慢慢说,她现在是可以表达清楚的,难道不是么?可是再怎么说还是没用,压不住的时候就会语气严厉更有时候会吼着对她说话,她呢,反而哭的更厉害了,简直是崩溃。听外婆说,昨天去幼儿园接她,老师也说昨天小脾气比较多,以前不这样的。我这边也在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而且她最近老说怕,甚至晚上自己一个人一刻也在卧室里面待,早上醒来发现我不在肯定会哭着跑出来,边哭边喊她要妈妈。舅舅也笑着说,竟然还有她会怕的东西!这样好几天了,整的我也疑神疑鬼起来,让爷爷找了几根桃木(老家说桃木辟邪)靠在门后面。吃喝玩都一切正常,外婆说可能是动画片看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怕些东西也是正常。可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问她怕什么,她都不说,唯一说的一次就是预言师,可能就是动画片里面看到的。我更在意的是她这种动不动就大哭大闹的情绪,除了说是孩子某阶段的特性之外,隐约觉得还是有别的原因的。这两天没事就各种查阅,终于今天看到了一组动态图,心猛一惊,醍醐灌顶大概就是此刻的心情了。
我把动态图截图发,这两张动态图是一个很熟悉的场景,不妨设个主题:看到孩子正在墙壁上涂(乱)鸦(画),你会______?(内容纯属我个人的看图说话,写的不好还望谅解!)
图一:混蛋父母的做法
爸爸看到小男孩正在墙上乱画立马大声呵斥,从小男孩手里夺过彩笔,抓住他的小肩膀用力摇晃,指责他为什么在墙上乱涂乱画,唾沫星子乱飞......男孩的小肩膀被一双巨有力的“鹰爪”狠狠抓住,毫无力气反抗,只能害怕的无助哭泣,或许他的小身体已经在颤抖......然后和小妹妹一起玩的时候,看到小妹妹在不该乱画的地方乱涂,男孩用同爸爸一样的暴力方式通过吼叫来制止妹妹的行为,妹妹立刻被吓哭!
图二:明智父母的做法
同样的场景,爸爸肩膀上搭了一条干净抹布,走到小男孩身边,并蹲下来单腿跪地(这样起码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心平气和的给孩子讲这里不能乱涂哦,我们可以在纸上或者别的可以画画的地方尽情的画,把抹布递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擦掉,这样他也影响深刻一些,或许在途中还能体会到妈妈要是打扫卫生想要擦掉这些涂鸦会多辛苦,以后他就不会随便乱涂乱画了。而孩子也是高兴的答应了,那可爱的一笑,真暖~然后还是同样的和妹妹一块画画,看到妹妹在乱涂,立马递给妹妹一张白纸,让在纸上随意涂画,小妹妹也是好听话的,变成哥哥的小迷妹!
反思自己,随着孩子进入熊孩子阶段,越来越有主意,越来越不受控,真的有时候就会忍不住的去吼孩子,尤其是孩子本身就比较好动,调皮。吼完之后又会后悔,但碍于面子也不会给孩子道歉之类,就周末我给做早餐的时候,剩了一个鸡蛋结果我就拿个破壁机,她就把那个鸡蛋打碎,大多还是在面包片上放着,而且她还知道用勺子把旁边的溜出去的拨回到面包上。但我还是忍不住的吼了她,完了觉得不对,就蹲下来抱着她给她道歉,说:“妈妈刚刚不应该吼你,你鸡蛋打的很棒哦,都基本放在面包上了,但是下次弄得时候一定要妈妈在旁边,不然有刀很危险的”我没说之前她还好,我抱着她这么一说,她眼泪立马流了出来,委屈的哭出生来,并答应下次不了。当时也觉得这种方法是对的,可是,大多时候失态的还是我。所以最近两天她的小情绪跟我对她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必须反思改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导师,是幼儿最亲密、最直接的生活与成长伙伴。父母各种行为,举手投足,生活工作诸多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幼小心灵。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但后天的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将会最终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也就是说,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性格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核心因素,若是父母亲都很开朗活泼,那么孩子就不会特别内向胆小。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件,是父母施加影响的最好示例。从幼儿心理健康角度出发,他们不喜欢这样的爸爸和妈妈。
一、经常对他们大吼大叫的爸爸妈妈
也就是我上面说的这种情况,这点很多父母都会犯。前一段时间一篇题为《老娘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做作业……》的文章走红,广大父母感同深受。但是我们还是得控制自己,尤其是面对幼儿,他们的认知里,还不能明确的分清楚对错,求知欲和好奇心在促使着他们想要接触更多的东西。做父母的,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争取不当混蛋父母。
二、经常吵架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吵架是孩子最害怕的事情之一,看到父母吵架孩子就会感到恐惧与不安。即使父母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他们还是会发现的,不要小看孩子的感知与发现能力,孩子的心思是很细腻的,很会察言观色。一旦父母感情出现问题,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到深深的不安,更有甚者,会影响到他们长大后的择偶和恋爱婚姻观。
三、不好玩、情绪消极的爸爸妈妈
孩子们大多好动,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而且他们的呃学习效仿能力都处于很强的阶段,在他们看来,爸爸就是超人,妈妈也是无所不能的。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无所知,甚至不以为然,孩子会感到很沮丧,不利于其早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建议大家有意识培养和孩子一样或相似的兴趣、爱好,熟悉孩子特有的语言和心理,平时多抽点时间陪他一起玩。
消极的情绪更是要引起警惕,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发出各种抱怨,时间久了也会让孩子过早的接触到来自社会或生活的压力,也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也有人说不要老在孩子面前说多么多么不容易之类,虽然初衷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父母赚钱的不易,学会珍惜和爱惜,但是这样也会让孩子过早的受到这个年龄段不该承受的压力。有时候孩子“懂事”的太早从身心角度来说也并不是件好事。
四、爸爸妈妈说话不算话
妈妈更容易犯这个错误,我小时候就是,妈妈明明答应给我买的东西,等了好几天都还没有买。心中的那份怨恨啊,就像是赌了一团火,恨不得永远不要理妈妈了。所以现在我对孩子其中的一个原则就是说到做到,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事,当时为了转移注意力糊弄一下就过去了,孩子的记性好着呢,你对孩子讲诚信,他们也会规范自己的言行。
五、将自己和别的小朋友做比较的爸爸妈妈
孩子们总想在爸爸妈妈眼中自己始终是最棒的!他们很介意爸爸妈妈夸奖别的小朋友。他们对于“攀比”可能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们的内心总想得到爸爸妈妈的肯定,如果父母老在孩子面前说你看那谁谁谁多乖啊,他们心里就会讨厌被夸得那个小孩,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可能会变得好胜,自卑,受挫力也会变弱。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不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要做个合格的父母更是不易,正如那句话: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靠谱的父母。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父母!别让自己成为混蛋父母,而是成为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