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事的孩子不断地捷报频传:2015年,同事邓姐的儿子倪宝华以高考708分~吉林省状元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去年冬梅的儿子被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录取。
今天上班聊天时意外获悉,刘姐的女儿从吉林大学考上了东京大学的经济专业,明年9月份去就读,全球才录取几个。
同样做为家长的我真的很羡慕,也别怪人家的孩子优秀,作为母亲,同事对孩子的付出我自愧不如。
几位同事有个共性:在单位她们都是业务骨干,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为人也很谦和,最重要的是她们在孩子小的时候,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小时候的行为习惯能影响一生。
当孩子小时,有的家长图省事或者为了挣钱,将孩子托付给长辈,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我想说这是最得不偿失的行为。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爷爷奶奶家在辽宁省,爸爸沈阳航空学院毕业后分到吉林。
我在吉林出生后,不到一岁就被送到农村的爷爷奶奶家。
童年的我就像天养的小野孩,所以我现在身上的一些缺点,比如说随性、粗心等都有小时候的影子,就别说早起教育了,几乎为零,6岁时奶奶将我送回吉林上学。
记得入学考试前,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还是妈妈在操场上临时抱佛脚,拿根小木杆现教的。
直到现在我说话或打字时,平翘舌还有些分不清,因为小学一年级的拼音就没学好。
刚入学时我根本就坐不住板凳,属于老师眼里的笨小孩,而那些学前就接受早教过的同学,开学就显露出学习成绩上的优势。
直到小学高年级学应用题的时候,老师天天出一黑板的应用题说:“谁先做完,就可以到教室外面玩”。
我为了早点到外面玩,才显露出自己属于天资聪颖、头脑不笨的那种孩子,总是前几名出去玩的。
洋洋得意之余,我对学习这件事才有些顿悟。
再看看我的同事是怎么做母亲的?
例如吉林省状元的父母都是吉大毕业的,她家的儿子从小就学习奥数,一直学到高中。
她们的孩子学课后班时,不像有的家长把孩子扔到教室就走,她们都是跟着老师记笔记,陪着孩子一起学。
这样陪伴的例子很多很多,贯穿了孩子小时候的每一天。
因此这几个孩子在幼儿园时,就打下好的习惯比如专注、有条理等,在小学阶段学习就出类拔萃,到了初高中学习基本不用大人督促了,还得同事鼓励孩子出去玩,少学会。
每当学习成绩下降的时候,孩子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所以优秀是种习惯,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尝到某方面成功的喜悦,或学习或文艺或体育等。
孩子得到鼓舞,对他们一生的职业选择、品格塑造都受益。
世界上的天才无非都是自身有较高的天赋,后天再加以培养也就是训练造成的。
这需要在他们小的时候,家长几年如一日的智慧、耐心与付出。
清华大学、东京大学、多伦多大学毕业的孩子,不能断定未来就一帆风顺,但至少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学到了更多的本领,为将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看看身边无数的实例,我们都会深有感触: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回报最大,否则,孩子成年却不成人,啃老还操心,晚景凄凉才是人生之大不悦。
做父母的也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