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闷热的梅雨时节,兰溪马涧热闹起来了。静谧的杨梅山上多了许多生意。鸟儿惊慌地飞过来飞过去,盘旋着,最终飞到隔壁的杂树林,或者橘园李子园去了。扶老携幼而来的人们,冲破了重重的网,凡尘俗世的网,学业的网,交通的网,来到了这有着干净的蓝天清澈的溪水蜿蜒的小路朴实的笑脸的地方,亲近杨梅。
杨梅是红脸的小姑娘,羞涩地藏在碧绿的叶丛中,风吹过来,探头探脑,与人打个照面。一棵棵绿树,缀满了红宝石,万绿丛中点点红,让人不由生发出无穷的喜悦。呼啸着,欢笑着,冲上山去,攀上枝头,大快朵颐。
轻捻在手,每一颗杨梅,圆润秀气,红紫发黑,鲜活有力。送入口中,轻轻一舐一吮,甜酸可口,沁人心脾,一口一颗甚至不用吐出核来。民间不是有杨梅核可以带出身上的脏东西的说法吗?所以到现在,也鲜有人摘了杨梅,先洗了再吃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就爱其刚离枝头,新鲜吧。不知不觉,满手红汁,口唇黑紫,牙口酸软,寒风阵阵,却不愿歇手。
楼下的杨梅树挂果了,刚搬来时,不知这片绿油油的如巨伞撑开的树木是杨梅,因为童年的记忆中,从未见过杨梅树。等到树上挂了青色的小球,才恍然大悟,这就是马涧得见的杨梅,而在马涧时,只盯着果实,却疏忽了它的叶子,没有记住他的模样。实在惭愧。站在树下,想象着绿树上的丹实点点,口水不由涌起,味蕾的引线一拉,回忆就翩跹。
祖母的木橱里珍藏着一个广口玻璃瓶,里面藏着一份神秘,那是杨梅烧酒。老家没有杨梅树,远房的亲戚捎来小篮的新鲜杨梅尝鲜,老人把酸甜的杨梅分了一大半,给邻居,给孩子,剩下的,马上泡进家烧的白酒之中,任时光飞逝,白酒酿成了红艳的喜庆的色彩,虽然依然清冽。
夏忙时节,日头毒辣,双抢生活中疲累的人们,常有因炎热而中暑,痧气一闷,一头栽在地头,当时没有好药治,只有把人扶起来到阴凉处歇息,热心人用南方特有的抓痧的方法,把他前脖后颈肩背胸膛,一阵啪啪响,蘸水用食指中指捏出道道红紫淤痕,痧气越重,颜色愈黑紫,还会凸起。那人仿佛被严刑拷打,受尽折磨,但他咬紧牙关,紧皱眉头,呲牙咧嘴,涕泗横流,只抽冷气,忍着皮肉之痛。受够虐待,出了几身汗,他的气色渐渐恢复,但依然苍白无力,口唇没有神采。
我年迈的祖母,掏出钥匙打开锁,打开橱门,颤巍巍地捧出广口瓶,伸进竹筷,夹出几枚浸透白酒的杨梅,装进瓷碗,捧在手心,送过来。据说这是治疗中暑的特效药,那人双手捧住,含泪吞下,脸上带着激动与感恩。众人看着,轻舒一口气,那时,一缕清风拂过所有人的头顶。祖母是一只飞行很久的老鸟,已经羽翼低垂精疲力尽,却依然努力伸开翅膀,想呵护更多的雏鸟。
楼下杨梅终于泛红了,走过路过,她总会牵引人的目光,我知道,她还不够甜,黑炭的品种,需要紫得像黑炭,才是成熟的模样,才会酸甜适口,品尝甜蜜,还需慢慢等待。下班回家,却见地上一片狼藉,细长的杨梅树叶,掉落一地,间杂着几枚只有一抹殷红的瘦小的杨梅果。有些枝桠已被折断,白森森的,像骨折的断口,那么触目惊心。
先生说,昨天,他看到有很多人来偷摘果子,哦,哪里是偷摘果子,是明目张胆的抢摘。踮着脚尖摘,爬到树上摘,甚至还有老人带着孩子,带着梯子和篮子。我无法想象那样的情景,光天化日之下,在公共绿地里,天真幼稚的孩子,翘首企盼,向往着绿树丛中的红宝石,白发老人伸出骨节粗大的手,摘下了它捧到孩子的面前,脸上没有丝毫的羞赧。孩子,咀嚼着那份酸甜,天真地喊:我还要我还要!我不知道,对孩子来说,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只知道,楼下的杨梅,实在是太不幸了,它不该生长在城市里。
第二天,杨梅树上挂上了几张告示:公共绿地,请勿采摘。就差写上:果子有毒,责任自负。我知道,物业公司吝惜的不是这几株杨梅树,而是害怕有人抢摘杨梅,出了意外,来找物业负责。这样的事情新闻中已有报道,一位老人摘公园里的杨梅,不幸摔成骨折,却找公园理赔。真的如某些网友所说,不是坏人变老,而是老人变坏了。怪不得老人摔倒,旁人不敢扶呢。
菜场的一角,一个满脸沧桑的白发老人,歇下了他的两个箩筐,他和杨梅来自兰溪马涧,他被晒黑的脸庞,他那松树皮般粗糙的手,他那用墨写着主人名字的箩筐和扁担,他那箩筐里的满满的红玛瑙,让我停下了脚步,让我相信,杨梅,依然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