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炎热在缺少空调电扇的小时候,外出乘凉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不但可以和小伙伴们疯玩,玩累了还可以凑在人堆里听故事,那样的日子,如今想来似美梦一般。
那天晚上邻居三奶奶絮絮叨叨的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早年间医疗条件差,大夫很少。一般女人生孩子都是乡下的接生婆给接生。接生婆这个职业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需要经验和一定的医术,弄不好一尸两命的事也是有的。有些接生婆心术不正,贪图钱财,为了让主人家多出钱,折腾大人孩子的也大有人在。
今天说的这位接生婆人称李大娘,为人热心又不贪图钱财,且粗通些医术,她接生的孩子不计其数,孩子大人大都平安无事,因此很是受人尊重。待产的孕妇及家人见了她如同吃了定心丸,方圆百里都知道她的名号,很多要生孩子的人家常常慕名来请。李大娘单有一个小箱子,里面接生要用的东西一应俱全,有人来请时,绝无二话,拿起箱子就走,干净利落又沉稳。无形中就叫人心放在肚子里了,只觉得她一出马,就等着大人孩子平安了。
在一个大雷雨的夜里,风吹的人心肝发颤。李大娘家的大门被人拍的山响,一家人惊的都起来了,门开处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男人,急慌慌的作揖拱手,直言请李大娘救命。原来是他主人家的娘子,受了惊吓动了胎气要早产,请李大娘救命的。
李大娘二话不说,不顾风雨,拿了箱子就走。外面一辆气派的马车早已停在那里,两个小厮连忙打起车帘,请李大娘上了车,尚未坐稳,马儿就飞快的跑了起来,转眼就消失在雨幕之中。李大娘只觉得两耳生风,腾云驾雾一般,七拐八拐的不多时来到一个大宅子门前。影影绰绰的只觉得豪华气派,不及细看便被催着往里走。李大娘镇上县城都去过的,但觉得从来没见过这样气派的人家。
到了内宅,丫鬟婆子一堆, 人人面上都有惶恐焦急之色。待进了内室,李大娘险些晃瞎了眼,富丽堂皇,跟仙宫一般。锦帐中卧着一个小妇人,仙女一般的容貌,正痛苦的呻吟着。一个管家婆子模样的嬷嬷正在一叠声的安慰。见了李大娘,面上一喜,忙不迭的让她快些想办法,说她家娘子本不到生产时候,因受了惊吓忽然发动,大夫看过说动了胎气,要早产,但大夫又不会接生,因此冒雨请李大娘来。因她家郎君脾气暴戾,但对娘子甚为看中,如果有什么差池,上下人等怕都脱不了干系啊 !直叫李大娘快救命。
李大娘虽一路有些发晕,但毕竟经验丰富,定了定神,先净了手,查看一下小妇人的情况,早产又难产,果然凶险。连忙一边吩咐众人熬催产的药,烧热水准备生产的东西,另一边又柔声安慰小妇人,众人在她的指挥下,慢慢镇定下来,开始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
正在忙乱间,忽然外头一阵兵荒马乱,有人一叠声的叫道:郎君回来了,郎君回来了……随着一阵脚步响,闯进一个高大威猛的男子来。丫头婆子慌忙跪了一地,那男子看也不看,径直奔到床前,看见小娘子疼的满头大汗,不由得满眼疼惜之色,俯下身来,柔声安慰,继而又大怒:“洞庭湖那小兔崽子,竟然敢冲撞娘子,我这就去打杀了他。”说完就要往外走,却被小娘子紧紧拉住衣袖:“郎君慢些,小儿无知,罪不至死,郎君难道不管我和未出世的孩子了吗?且到外面等着,我和孩子定会平安无事的。”说完,哎哟一声,惊得那男子手足无措,一连声的叫人。
李大娘在旁边看着,不由得咋舌 。这对夫妻,竟像貂蝉嫁了猛张飞一般。李大娘乍着胆子上前说道:“娘子怕是要生了……”那男子见是生人,竟然随手抽出佩戴的剑来就要斩杀,李大娘吓的魂都飞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只叫饶命。
那嬷嬷慌忙上前阻止,只说她是来救命的接生婆。那小娘子也怒了,顾不得疼,连声斥责,直骂的那男子诺诺而退,弃了宝剑,外间去了。李大娘回了魂 ,这才上前看顾那小娘子。 经这一番折腾,竟然因祸得福,不多时,两个小婴儿平安降生了,李大娘刚松了一口气,待抱起两个小婴儿洗澡着衣时,她回来不久的魂儿又吓飞了,那两个婴儿白白嫩嫩的小屁股上竟然各自有一条毛茸茸的尾巴。晃神间见几个丫鬟婆子裙下似乎也露出毛茸茸的尾巴来……
李大娘到底是有些见识的,强撑着弄好婴儿,递给那小娘子,外头得了消息的男子哈哈大笑着进来,直言人人有赏。李大娘这里却只想逃命。不顾挽留,不要赏金,只管辞行要回家。
那嬷嬷无奈送她出来,叫人套车来送。李大娘慌慌张张的上了车,那嬷嬷塞了一袋黄豆样的东西给她,李大娘推辞不过,拿在手中忙催快走。又是两耳生风,腾云驾雾一般。折腾半宿,风雨早停了,忽然听到一声鸡叫,天亮了。
迷迷糊糊的李大娘定睛一看,已经来到自己门前,马车和赶车的人影子都不见了。等她深一脚浅一脚进了家门,心才算落到肚子里。细看那手里拿着的袋子,哪里是什么黄豆啊,分明是一袋子黄澄澄的金豆子。
故事听完了,大人孩子砸吧着嘴,纷纷猜着那生孩子的一家究竟是什么精怪,三奶奶絮絮叨叨的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夜深了,大家嬉笑着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