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1981年出生于瑞典赫尔辛堡,以撰写博客和专栏起家。处女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在全球创下惊人销量记录后,第二部小说《外婆的道歉信》再掀阅读狂潮,巴克曼因此当选瑞典年度作家;中文版问世仅6个月就销售超过50万册,令他在中国读者中收获极高 人气。
巴克曼的作品语言妙趣横生,并且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日常中的细节,通过小动作和微表情让每个角色都活起来。
巴克曼曾在采访中说,他的故事只关注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10岁以下的小孩,因为他们是最不会在意社会既定法则的人。第三部小说《清单人生》便以63岁的布里特-玛丽为主角,故事紧跟《外婆的道歉信》,讲述从没走出过家门的布里特-玛丽,在遭遇命运背叛后第一次离开家寻找自己的人生。这部作品继承了巴克曼风趣又催泪的风格。
如今他和妻子及两个孩子居住在斯德哥尔摩。
二、书籍简介
人生有一种艰难,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 [1]
布里特-玛丽是那种你能想象到的最无趣的63岁女人,因为她不允许生活里有任何波澜。每天6点准时起床,12点必须用餐,从不在天黑后出门,床单整理得一尘不染,否则就不是“文明人的做法”。她有许多许多清单,甚至有一张记录所有清单的清单,以保证她和丈夫的太平日子万无一失。
然而人生怎么可能用一纸清单来规划呢? [1]
丈夫出轨,她对美好婚姻的期待摔成了无从清理的碎片。布里特-玛丽被迫离开她无比熟悉的生活。为了糊口,她接受了一份看管废弃娱乐中心的工作,来到小镇博格,可迎接她的却是一只砸向脑门的足球……从此,一群野孩子、小混混、酒鬼和一只老鼠将她的生活搅得鸡犬不宁,然而人生却在失控中获得了新的选择和新的期待。 [1]
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在《清单人生》里他选择突破自己擅长的模式,没有外婆的庇护,没有爱莎和童话,他想讲一个穷途末路的老太婆重新找到自己归属的故事。 [1]
三、关于故事
下一本的书籍便是《外婆的道歉信》,虽说《外婆的道歉信》是这一本的上章,但总体来说还是没有很受影响。大体上依旧是本温暖的书。看过《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部电影,对作者的笔风大概有了了解。在读这本书时,大体上保持着愉快的心情读完。
主人公布里特-玛丽原来以做家庭主妇为荣,每天在清单上对即将要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完成,不能够接受自己没有按照清单来完成。老公的出轨让她开始面对事实,去劳动事务人才中心找工作,长期没有社交的她在面对很多事情时执拗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比如对工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沟通。或许在我们眼中的她是古板的、是不知变通的又或者有时甚至是有些些可笑的,可是她那一份执拗也带着些可爱。
后来的她得到了一份工作,去了一个她不曾想象过的地方,这个地方被经济危机所抛弃,每一处都显露出经济危机后的萧瑟,一个披萨店同时也是修理汽车店、邮局、小商铺、医务处,所有正常的设施也被拆掉,而刚去的她与这个地方显得格格不入,她无法与人正常地沟通,她一心想回到过去的生活,即使她知道回不去了。
在后面的故事中,正是这样一个古板、执拗的人用她自己的方式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她开始了解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爱护着每个孩子,成为他们的足球教练(虽然她只是名义上的),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
在这里,她从每一件事上了解这个被金融危机放弃的城市,但这座城市所有的人都没有放弃,他们努力地生活,看似消极但内心却是充满能量。
“如果一个人上一秒还站在那儿往下看,下一秒就能跳下去,说明她不害怕。可如果她一直在那犹豫,恐怕永远都不会跳下去”和生活中的我们一样,面对很多选择或决定,如果果断点说不定一切都会柳暗花明,而如果一直犹豫,便会陷入混沌之中不可自拔。
文中主人公的爱情依然让人心生向往,六十多的年纪却依然可以拥有纯粹的爱情
我们没办法预测爱情什么时候开花,直到突然有一天,你醒来时发现它已经开花了,爱情的花朵枯萎起来也是这德行——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为时已晚
所有婚姻都有不好的一面,因为所有人都有弱点。如果你和另外一个人一起生活,就要学会以各种方式应付这些弱点。比如,你可以把弱点当成沉重的家具,收拾房间时虽不能把它搬到一边,却可以围着它擦擦扫扫,保持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的错觉。 当然,灰尘是在看不见的时候积累起来的,而你得学会抑制灰尘积累的过程,防止客人注意到,不要等着哪一天,有人未经你的许可移开某件大家具,露出下面的污垢和划痕,镶木地板上留下永久性损伤之日,就是你追悔莫及之时。
人生的乐趣本来就少得可怜。无论是谁都很少有机会留在原地,拒绝在时间的长河中随波逐流,在快乐的漩涡中永远沉溺下去;也无法毫无保留地爱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充满激情。 在我们小的时候,如果条件适合,可能有几次机会能够做到上面这些。长大后,就是漫长的、大气都不敢喘的卑微生活。谨慎自持让我们不再为了纯粹的快乐大声欢呼,即便笑得出来,也总有一丝羞耻感挥之不去。还记得成年后的你痛痛快快地笑过几次吗? 从人类常识的角度看,所有的激情都很幼稚,是平庸和天真的表现,不属于我们习得的东西,而是本能。它们会把我们压倒推翻,淹没我们,殊不知其他的情感属于地球,然而激情的居所遍及整个宇宙。激情的价值不在于它给予我们什么,而是它要求我们如何冒险,有时候甚至需要放下尊严,忍受别人的不解、嘲笑和否定。 ... ... “我年纪大了,不适合去巴黎了。” “巴黎年纪多大?” (我也总是会为自己办不到的事情找各种各样理由,我不再年轻,不再有斗志,我不再鲜活地活着,我也不再去抗争,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是顺水推舟进行的,又或者都是平庸的生活将我们的棱角磨平,剩下的不过是)
悲痛是突如其来的,并没有经过所谓的“五个阶段”——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而是五种感觉一齐上阵,同时折磨着你,凝聚成一股从内心深处燃烧起来的足以吞噬万物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