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需要追求自律,而是要追求做成事
自律不是一种标杆,不需要去追随自律的人。而是,我们要弄清楚当前阶段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达成自己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们应在哪些时间选择做哪些事情,让做成这件事更有效能,我们追求的是成事的心法,并不是自律心法。做事过程中不要把结果放在心上,反复揣摩、忧虑、思考,那样只能让意识不断地在当下和未来的妄想中穿梭,极大地损耗我们内心的能量,我们应该紧盯着当下如何高效做成事,以结果为灯塔,以信念为帆,以把控行动为舵,完成计划为海里,朝着自己未来的目标前行。
二、稳定的生活才能产出稳定的行动
稳定的行动必须建立在稳定的生活之上。因为行动和生活是一体的,浑浑噩噩的一天也是由行动组成的,摆烂者的一天由“游戏、刷剧、吃饭、睡觉、抽烟、吃零食”组成,所以生活就是人在固定时间行动的集合。我们能够稳定生活等同于我们把生活中的行动先行理顺了,下一步是找出时间空白,就好像一个旅馆固定能预留出来的房间一样,我们能够驾驭生活,证明我们对这些时间空白也有了掌控能力,这些时间空白就是我们稳定行动的行动场,所以一定要在行动前理顺自己原有的行动。
三、行动前先排除掉情绪问题
有稳定的行动时空是行动的外在条件,我们自身作为行动的主体要解决掉行动前情绪波动和思想变化的干扰。这些情绪问题就如同无法用肉眼看见的能量场一样,振奋的情绪能够促进我们的行动,恼火或者烦躁的情绪会阻碍我们行动,只有正气清净的能量场才会完美的和客观的行动场域结合,当排除诸多杂念的清净自我和干净舒适的物理域环境结合,虚实结合的场域融合构造了最容易专注的行动状态,达到“天人合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