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顿悟让你活在未来。

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

心理学上: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有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其特点是突发性、独特性、不稳定性、情绪性。

同时顿悟也是佛教的一个术语: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相对于渐悟法门。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当然这不是唯一途径,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

        著名的王阳明的龙场顿悟。此典故源自王阳明由于进谏得罪了得势小人,遭受“去衣行仗”,后又被贬。一夜,突然领悟格物致知的道理。最初我们是在西游记中,菩提老祖在孙悟空头上击打了三下,悟空顿悟是让其三更去后山学艺。最后的悟空在菩提老祖那里学习本领,菩提老祖见其天生聪颖于是教其筋斗云、地煞72变、防身术。

        这就是我们对顿悟的最初的认识,其实哪怕我们不通过百度百科查找顿悟的意思,我们也能大概猜到顿悟是什么意思,那我就简化一下顿悟对于我们普通人的意思,就是突然明白了某件事的可行性,及时现在还没有干成,笃信你知道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一定可以做成这件事。这个时候你就浑身充满自信,你120%笃信着你一定可以成功。我讲一个故事把吧。


逃难的地主说


逃难的长工说

电影《1942》中有着这样的一段对白。

逃难的地主说:“拴住啊。我已经知道,怎样从一个穷人变成一个财主了,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到时候咱们再回来,接星星救花枝。”

逃难的长工说:“东家,到时候我还给你当长工。”

落难的地主即使现在已经身无分文了,但是知道原来是怎么发家的,知道一亩地可以产出多少斤粮食,一斤粮食够几个人吃,可以卖多少钱,雇佣几个工人,最后剩下的利润又能买多少亩地扩大生产。

而长工因为对这些没有概念,认知不到这种盈利方式,不知道这件事的可行程度,也就没有自信可以做成这件事,于是老老实实的说出那句:我还当您的长工。然后当了一辈子长工,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那么我们是地主还是长工呢。人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着期盼和期望,都想着去当地主,就像《穷爸爸富爸爸》书中说的那样,要想成为一个富人就得先有一颗富人的心。想要成为富人就得有着其认知,其思想和明白一件事情的可行性。那么顿悟就是我们的开始,明白一件事的可可行性,然后笃信自己一定可以完成目标,那么就是人生转折点的开始。让我们再看看你人生的加速点。

你人生的发展图

        图中的水平线(成本线)和曲线的焦点就是这个图像的拐点,也是你遇过成本线的里程碑,更是你人生的加速点。因为在这一点你实现了顿悟,在一点之前成本线之下的经历和经验让你丰富了你的认知,这种量的积累让走到了成本线,你的低非对称收益回到的成本线,先苦后甜的时代即将迈向高非对称性收益,你此时明白了一件事情的可行性,并且有了一定的经验。笃信可以完成预定的目标。于是,在这一点你顿悟了,你明白只要时间推移,你就可以在未来的某一点达到成功,及时你还没达到,但是你已经有了一个富人的心,一个强者的心里素质。此刻你就是一个从未来坐着时光机的人,穿梭到现在体验一次加速成长的过程。

        不仅如此,顿悟同样也是具有潜在效应的,你明白了一件事的可行性并且有了成功的经验,你笃信可以完成目标。这一种心里和心态就导致你出手大概率就是成功的,即使不成功也是在掌控范围知其所以然的。这种笃信使你潜在地积极去执行某事,让你从不知道该不该做的畏手畏脚变成了勇于尝试,敢于实践的实干家,最后活成了未来的自己。

        由此又回到了上一篇的人与人差距的本质,顿悟使你有着明确的认知和理解其中可行性,其潜在效应被动地让你的执行力贯彻。最终你活在了未来,享受着高非对称收益,变成了即使落难逃荒也笃信自己可以翻身的地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