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让学习不再困难

前两天看完了芭芭拉.奥克利写的《学习之道》,理论很多,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如何面对拖延症。

对我而言,我自己的拖延症还挺严重,比如:每次做在书桌前想要学习之前,先刷微博,和自己约定只看5分钟,殊不知,开始学习的时候已经过了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了;另外还有每天晚上都想早睡觉,但每次躺在床上总是想再玩会,然后安慰自己说,没关系,明天再开始早睡早起。所以看到这本书里提到如何预防拖延症的篇章仿佛看到了救星。

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如果开始对某件事游刃有余,自然就会乐在其中了。

拖延就像在服用微量的毒药。一时看不出影响,但日积月累,危害极大。书中有提到习惯的重要性,当然,让我们拖延的习惯都不是好习惯,它就像是大脑进入了预设好的“小恶魔”状态。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习惯之后,再去学习如何驾驭“小恶魔”,为你所用。

书中从习惯的四个部分来分析,如何预防拖延症。

1.信号

识别出让你进入出窍和拖延状态的导火索。拖延问题是一种不假思索的习惯,你往往在无意识间就开始了拖延。

2.反应程序

我们通常会把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不太痛苦的事情上。每次得到这个信号,你的大脑都想自动进入这个反应程序,所以当这个压力点出现的时候,就必须主动注意去改变旧习惯。当然在改变旧习惯的同时不能心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番茄工作法—25分钟计时法。在这25分钟之内不玩手机、不上厕所、不做其他的,只是踏踏实实做我们计划中的事情。

3.奖励机制

我们之所以会拖延,是因为它会迅速地奖励你,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愉快的事情上去。为了逃开拖延的魔爪,我们可以找到各种方式来奖励自己。

4.信念

改变拖延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很多时候,当工作遇到压力、困难的时候,我们就会很渴望回到自己的舒适圈中。但如果我们坚信“我能行”,就能够助你渡过难关。同时可以多和抱有这种信念的同学相处,朋友间上进的氛围也能够帮你不忘初心。

最后,书中提到了学习的10个好方法和10个误区。

10个好的学习法则

1.运用回想

2.自我测试

3.对问题进行组块

4.间隔开重复动作

5.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解题技巧

6.注意休息

7.使用解释性的问题和简单类比

8.专注

9.困难的事情最先做

10.心理对照

10个坏的学习法则

1.被动重复阅读

2.满眼尽是重点标记

3.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

4.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学习

5.已经清楚解法,但仍反复解答同一题型

6.与朋友一起学习变成了闲聊

7.做题时忽视读课本

8.有疑问点,却找不到导师或者同学核对并解决

9.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学的足够深入

10.睡眠不足

最后,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幸运女神只眷顾努力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