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心灵奇旅》,告诉我们,生活和目标到底该如何追求和平衡?

昨天带着儿子、侄子和小侄女看了202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心灵奇旅》。

一个9岁,一个6岁,一个4岁,全程专注,没有一个人说话。

今天晚上,儿子又主动要求看了一遍。

果然,好的作品是无国界、无年龄的。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人应该有梦想有目标,不然就是咸鱼”。

但这部电影却告诉你“你可以没有目标,你的人生火花也可以是走路看天空”。

01

影片中的男主角乔伊.高纳是一位音乐老师,他被日复一日的教学淹没,心中始终梦想成为爵士乐手、音乐家。

在没有成为爵士乐手之前,高纳的人生几乎是没有色彩的,他被周边的人嘲讽,他自己对生命也没有信心。

当他好不容易拿到梦幻乐队加罗西亚的邀请,却一脚踏空掉进下水道,进了ICU。昏迷的加德纳,一缕灵魂忽忽悠悠飞升到可以被称作“生之来处”的地方。

在这里,四面八方聚集来的灵魂,有的等着转世为人,有的接受“再教育”,要找到自己的“火花”也就是闪光点,设定好未来一生所要完成的“意义”,才能再次回到地球。

加德纳在这里遇到活了一千多年的留级生——22。它不喜“投胎”,对生命提不起兴趣。

从居里夫人到林肯的历任学院导师都无法帮他找到“火花”,22成了著名“游魂”。他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不再有意义,生命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直到22号阴差阳错地进入了乔伊的肉体。

感受温暖的阳光,品尝美味的食物,这一切都让生命变得如此美好。

02

梦想让位于平凡生活,生活里无尽的细节、扎实存在的每一瞬的体验和情感也许就是生命的意义。

世界需要不平凡的天才,但更需要能珍惜当下的诚恳。

里边有一段经典台词,迷失和忘我的区别没有那么大,忘我是快乐的。但当这种快乐成了一种执念,脱离了生活,人就成了迷失的灵魂。

如果无法摆脱自身的焦虑与痴迷,我们就会在这个精神空间逐渐变成影片中的暗黑灵魂,进而失去自我,直至失去自己的生命。

我们日常焦虑,有目标患得患失,没目标游荡迷茫,每天忙碌,却不知道意义是什么。

22号和高纳德,很多时候是我们的两种极限。

一种恐惧任何新鲜的事物,因为害怕得不到而不想说自己需要。万事皆空,存在没有意义,当22第一次结结实实奔赴生活,生活本身忽然就被注入了光和热,一切努力即为意义。

而另一种执念梦想,而忽略了当下身边其他的人,也忘记用更加温和的语言来跟他们沟通,分享他们的快乐。

加德纳甚至没有认真地体会过任何一个纽约的秋天,明灿的阳光、微凉微暖的温度,也没有真正和家人在情感深处有诚恳的交流。

这次意外让他在旁观自我人生中发出了疑问:如果没有梦想或者没有实现梦想,这样“庸庸碌碌”的一生是否值得度过?是否就注定是失败的?

03

苦乐,只在一念之间。我执,即是烦恼。真的是外面的人或物让我们痛苦吗?不是,是我们自己的执着。

梦想与所爱本是美好之物,但过分贪着其中,贪嗔痴的烦恼就产生了。

我们在追求目标的时候不要忘了生活的意义,那些细微琐碎的,构建成平凡而生动的我们。

其实,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间,便足以支撑起人生的所有意义。

成名多年的音乐大咖多萝西亚给加德纳讲了一个鱼和大海的故事。

我听过一条关于鱼的故事,它游到一条老鱼身边说:我要找到他们称之为海洋的地方。

“海洋?你现在就在海洋里呀?”

“这儿?”小鱼说,“这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我们都在海洋,日升月落,春去秋来,安宁又诗意,这就是扎实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