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日的文章里,我简单分享了自己的物观与他人观,今天,终于要面对自己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这篇文章将很是杂乱,很是无序,正如我的心情,但会很真诚,正如我表达的内容!
说心里话,我自认为还没有彻底学会处理与自己的关系,虽然曾经在《遇上未知的自己》里,得到前所未有的启发和鼓舞,但那种鼓舞很快被现实中更残酷的遭遇击碎了,职场,家庭,感情,压力等等一切挫折,我依然要在一个成年人的年龄,怀疑自己的心智幼稚,而且脆弱得玻璃一般,茫然代替了瞬间的坚强,我也很快忘记了“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的结果”,我的悲欢仍被外部的事物所主宰,我的喜怒也总是被别人所牵连,我甚至不相信,一个人真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通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我对自己也曾进行过所谓的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剖析,但最后失望地发现,这对我处理和自己的关系并无实质的帮助。我在侍奉这三个“我”的艰难跋涉中,饱受迷茫之苦,没有目标,也没有方向,由着自己随时代的洪流和家长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过着平淡的生活,比如上大学,毕业,工作,成家,生孩子,养孩子……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可想而知,得意时春风拂面,失意时天塌地陷;别人抱怨,我也抱怨;别人兴奋,我也兴奋。虽然从大量的阅读中,逐渐完善着自己的人格和坚定着自己的三观,但就是无法从外在的影响中,有效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好像那阀门儿根本不在自己手中。
直到两年前,我经历了有生以来,最难承受的一次悲痛。
那夜,我深爱的父亲离开了我和妈妈。他静静地,在我和妈妈的怀里,在飘进窗子的玉兰清香里,轻轻告别了世界。但是,我竟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泪水决堤,死去活来。也许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我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建设,不断高筑我悲伤的堤岸,让我如此出乎意料地平静,也许在我心里,父亲闭上的双眼还明明在眨动,我根本没有觉得父亲走了。
总之,我神思清醒地回忆起来,在父亲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我每天用Kindle为他读一小时的《道德经》,也数不清读了多少遍。而那一夜,我放下Kindle,跟爸爸说了好多的话,如何让他放心,不必再为我操心,小时候那些印象深刻的点滴如何会陪我一生,以及我要如何过好余生等等,说着说着,我突然意识到,说给父亲的话,其实是说给自己的话。也就在那时,我知道,世界上最最理解我,可以无条件爱我的人永远离开我了。我潜意识里的依恋系统崩溃了……有些话,将永远只能说给自己了,我除了完全接受自己,照顾好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我强烈地知道,这是父亲的愿望。我必须面对自己的一切美与丑,一切善与恶,一切过往与现实,一切运气与命运,过好接下来的人生,好有一天与父亲在另一个世界团聚……
我开始认真为自己做起计划来,开始为自己设定起目标来,而不再问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因为父亲赋予我的时间以生命,就是意义。
我开始认真过着每一天,每一分钟,开始认真聆听我内心的声音,跟家人或朋友或同事或客户在一起时,就全心投入与对方的交流,不敷衍,不自大。提醒自己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差。我发现对自己的三重人格认知,正渐渐合一了,行为也不那么纠结了。
后来,有天在豆瓣偶然路过一本叫做《EGO is the Enemy》的书,是一位叫做Rany Holiday的年轻人写的,因为题目新奇就进去看了看,中文译作《情商是敌人》,没看懂EGO和情商是什么鬼关系?但看书评后,还是决定要去买来一读了,EGO本是存在于ID和SuperEGO之间的平衡体系,那么为何是敌人呢?难道要打败自我,忘掉自我,还是消灭自我。
好容易建立了一点三位一体的意识结构,又遭到挑战,刚刚认真起来,就听到,你一认真就输了!看来,梁老爷子确是高人,他的三大关系进阶理论,从内容到顺序竟无懈可击!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己内心,对前两对儿关系,好歹会随着年纪的增长,积累一点感悟,但对这最后一对儿关系,实在太难参悟,本以为有点心得能与简友分享,看来,仍然不容易!
愿在成长中与君共勉!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