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参与了一个领导力的培训, 其中有一个小活动,大致要求如下
1. 隔离墙壁大概3-5米划一条线,从线到墙壁是运输区
2. 运输区之外是制造区。
3. 要求在制造区做泡泡(有香皂,霜,露之类),然后在不接触人和工具的情况下移动到墙壁,碰到具体的某个位置后泡泡破裂算成功。 一组团队大概是4-5个人。 35分钟时间研究方案和测试, 有10分钟的时间来做运输。
所以总结游戏就是,造泡泡,不能碰触人或者器材的运输,运输到一定距离成功就得分。
在游戏开始后,是大家理解规则和试验的阶段。 大家造出泡泡了,但是难以运输到墙壁,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成功的方法。 大家都认为其实游戏测试的是其他方面 - 大家没有考虑到的方法,又或者是其他的创新方式来满足这个游戏要求。
于是在过程中,有意思的是,部分人一直在尝试大家普遍认为不成功的方法。但是尝试的方式基本一致,并没有目标性的改变方式(做不一样的泡泡,用不一样的方式运输)而部分人一直在考虑如何冲定义规则或者冲破规则。
最后的结果是,在游戏时间内,我们并没有任何一组成功的把泡泡运到了对面。 而根据老师说,这是从5月培训以来的第一次,没有成功的,最多的一次曾经有N个泡泡搬运成功。
说一点个人感悟。
1. 我们都不曾把执行能力做到极致
略有点滑稽的是,在初期我们无法造出好的泡泡/想出好的运输方式的时候,大家都对把泡泡吹到对面定义为不可能任务,几乎是舆论,但是大家也没有彻底放弃,依然有人在尝试,但却大体是一直用同样的方式尝试。
回想一下,在当初大家都想不出更好的方法的时候,其实这便是最好的方法了。 既然没有更好的方法,不如把吃好的方法做到极致呗。事实上在10分钟结束之后,我们小组的美女就几乎成功了。 而大家的犹豫,怀疑,让我们在这个本有可能成功的方法上没有取得进展。因为没有在上面有系统的投入(其实改进生成泡泡方式,改善运输方式等等,都是建立在你相信这个方法可行并系统的做尝试的前提下做的)
设想下如果我们一组人,分出大部分,就是努力的尝试提高运输的路径,泡泡存活的时间,那么也许就可以成功了。或者再简单说,大力出奇迹哦!
2. 创造应该是分少量的资源去完成的。
大家都在怀疑,大家都有想法,大家陆续提出了方案,其实是个资源的浪费。 诚然以结果判断不完全合理, 但我认为创新的投入应该是总资源的少量 --- 因为创新面临的结果,大部分时候是失败的。 这些投入很有可能没有回报。 那么如果以结果为导向,显然不可能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创新的思考中。 现实中提到GOOGLE可以让员工有20%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和创新画等号,但却是是产出了不少),前提是GOOGLE真的有资本挥霍, 你个一穷二白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公司试试(其实我们就在那样环境,连如何成功运送一个泡泡过去都知道)?
设想下我们一组4-5个人,3-4个努力早泡泡,1个想创新,是不是更合理?
好啦~挤压好长时间的功课终于叫出来了,该密谋下一篇了!